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血站行业作为预防输血后肝炎而长期使用的一项检测项目,我国血站基本标准中明确规定对献血者ALT的初筛采用酮体酚法,复检采用赖氏法。随着血液检测自动化的应用和无偿献血法规的全面实施,许多血站已将ALT检测改为酶动力学方法,即使用大型全自动生化仪或全自动酶标仪进行ALT的自动定量试验。采血方式较以往也有所变化,并且产生了较高的ALT血液报废率。ALT异常血液报废率升高是否与以......

    作者:葛红卫;王鸿捷;沈莉;陈力 刊期: 2001- 01

  • 单克隆抗体法、PCR-SSP法及 PCR-SSOP法在HLA-DR分型中的比较

    HLA-DR抗原的检测以往采用血清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单克隆抗体技术迅速发展,单抗逐渐应用于HLA分型中。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HLA等位基因碱基序列探明,PCR-SSP、PCR-SSOP技术已应用于HLA分型中,现将常用的单抗法、PCR-SSP法、PCR-SSOP法分别对30例样本进行HLA-DR分型,从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实用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毕?;廖灿;陈连周;傅茜;陈规划 刊期: 2001- 01

  • 梅毒微孔板法检测实验参数优化

    目前国内血站普遍采用TRUST纸片法对献血者进行梅毒筛选。该方法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但经验性强,无客观评价指标,更无法做到标准化,且效率低下。对此笔者对在微孔板上进行TRUST梅毒检测做了一些探讨。该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纸片法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家明;高东英;王梅华;李燕;刘彦;吴硕 刊期: 2001- 01

  • ELISA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实验报告

    目前国内供血者梅毒检验标准系采用非特异性血清试验TRUST或RPR,这些方法均为手工操作,肉眼判断结果,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2],而进口梅毒特异性试剂价格昂贵,故不能适应采供血系统进行大样本检测。笔者用国产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献血者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并同时对ELISA.TPHA.TRUST3种实验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秀文;徐进春;潘万秋 刊期: 2001- 01

  • 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学比较及对国产第一代ELISA 试剂的初步评价

    梅毒螺旋体一旦侵袭人体后,血清中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筛查的血清学方法是检测非特异性抗体,主要试验有TRUST和RPR,而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如TPHA、TPPA等,大多用于确证试验[1]。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均已克隆出梅毒螺旋体多肽抗原,用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研制的ELISA试剂盒已经面市[2、3]。本文旨在探讨上述几......

    作者:张国忠;薛国章;林丽容;陈平;陈清容 刊期: 2001- 01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室内质控初探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献血者健康检查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站坚持开展ALT检测的室内质控,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欧泽惠;张秀兰;陈小明 刊期: 2001- 01

  • Rh D阴性血液冷冻血库的建立及意义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我国汉族人群Rh阴性者只占2‰~5‰,较高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也不过2%~5%[1]。为了及时向临床提供RhD阴性血液,青岛市中心血站于1996年9月开始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RhD血型普查,建立Rh血型档案,并于1999年5月开展了红细胞冷冻保存项目,建立RhD阴性血液冷冻血库,现将此冷冻血库的初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于琦;王同显;杨志夏 刊期: 2001- 01

  • 外伤性脾破裂自血回输79例

    为合理使用血源、减少输血反应。1993年1月~1999年10月,我院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腹腔积血回输7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尚伦;李德福 刊期: 2001- 01

  • 口服冷沉淀物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修复的疗效观察

    冷沉淀是从新鲜冰冻血浆中提纯出来的血浆成分制品,除含有一些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还富含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近年来,已有其“生物胶”作用用于眼病治疗[4],笔者尝试用富含Fn的冷沉淀治疗上消化道粘膜损伤,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初步的试验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松;郭鸿 刊期: 2001- 01

  • 金标试纸法与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HBsAg结果比较

    我国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一般为10%~15%,在流动无偿献血现场采血时如何快速筛查出HBsAg阳性者,对节省血液资源十分重要,我站实施无偿献血流动采集1年多来的经验是应用金标试纸现场检测,筛除HBsAg阳性者,并与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金标试纸法现场快速筛查HBsAg的可靠性。......

    作者:任卫国;陈虹;王知秋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