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添加羧化壳聚糖采血后即刻分离制备血小板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甲壳素衍生物—羧化壳聚糖即刻分离制备血小板的可行性,寻找血液成分分离新方向.方法随机选取大连地区献血者40名,当日成功献血时同步采集全血10mL,分成实验组,自然沉降对照组和离心对照组进行实验.从阿拉丁试剂公司购买水溶性壳聚糖,用血液保存液Ⅱ配制成(0.25~2.0)mg/mL不同浓度溶液,按1∶4比例加入到2mL全血中,静置4h,观察血液分离速度,计数血浆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观......
作者:刘健娣;张涛;康炜 刊期: 2017- 07
-
比较分析国产与进口两种HIV酶免试剂对无偿献血者筛查结果的差异性
目的比较分析国产和进口2种EIA-HIV试剂对无偿献血者HIV1/2初筛结果的差异,探究减少1遍酶免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嘉兴市2009-2014年无偿献血者2种EIA-HIV1/2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和WB法确认试验的检测数据,分析初筛试验与确认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初筛试验S/CO值和确认试验结果间的关联性.结果国产和进口试剂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8/万和12.43/万,确认阳性预测......
作者:徐利强;倪修文;李建华;孙健琦;毛惠娜 刊期: 2017- 07
-
质量统计方法在降低血液报废中的实践
目的为提高采供血效率,持续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通过运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统计方法监控血液报废趋势,以柏拉图分析血液报废原因及占比,按照二八原则对血液报废主要原因进行鱼骨图分析,进而采取质量改进和纠正、预防措施从而持续降低血液报废率.结果经历年持续以质量统计方法监控、分析血液报废趋势,持续纠正预防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明显降低了血液报废率,血液报废率由2006年的11.3%降低到2015年的2.......
作者:王海红;李浩孺;傅海军;金秀国 刊期: 2017- 07
-
临床输血学教学中引入实践课程的探索
目的评价在临床输血学教学中引入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校2013、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以及2012级、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输血学教学中引入实践课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引入参观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实践课程,检验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均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得以巩固加深,实践课程的开展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结论实践课程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
作者:戴健敏;姜晓星;陈瑞明;傅启华 刊期: 2017- 07
-
血站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无偿献血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血液质量与安全的要求高、血液的储存期有限、献血不是人的必需行为、无偿献血宣传存在特殊性等.而目前的无偿献血工作又存在着整体滑坡、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工作本身很脆弱等问题.面对诸多困难,需要我们从行业自身做起,理清无偿献血工作思路,要有责任担当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同时脚踏实地地做好宣传工作.......
作者:关亮 刊期: 2017- 07
-
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方法学及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实验探讨NAT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挑选2012年-2014年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献血者,获其知情同意后召回收集血样.先进行常规ELISA(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和NAT(HBV-DNA、HCV-RNA和HIV-RNA)检测.若均为无反应性的,再继续进行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法补充试验(HB-sAg、HBeAg、抗-HBs、抗-HBc、抗-HBe、抗......
作者:任亚娜;周国平;王中英;张影仁;赵勤英;钱开诚 刊期: 2017- 07
-
3种方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分析
目的应用微柱凝胶试剂卡、微柱玻璃珠试剂卡、经典试管法同时检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0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探讨微柱凝胶试剂卡、微柱玻璃珠试剂卡检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界值.方法用微柱凝胶试剂卡、微柱玻璃珠试剂卡、经典试管法平行检测0型血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微柱凝胶试剂卡、微柱玻璃珠试剂卡以1∶128为界值与试管法1:64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柱凝胶试剂......
作者:周晔;刘业;蒋天舒;陈波;刘银;唐晓峰 刊期: 2017- 07
-
初次成分献血者健康教育路径设计与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设计并评价初次成分献血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基层采供血机构健康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初次成分猷血者2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照组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健康宣教.比较2组献血者的一般情况,路径实施前后成分献血知识知晓率,2组献血者的固定、重复献血人数、人次和献血频次等.结果2组献血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实施前......
作者:孔福仙;冯晴;孔福珠;黄晓华;骆海燕;廖蓉仙;郑悦 刊期: 2017- 07
-
标准化模型在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中的探索
目的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建立“标准化模型”,规范开展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和上岗能力.方法以“标准化模型”建模,开展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标准化模型的岗位培训考核.2016年7月-2017年6月,以标准化的培训学习材料和培训标准进行集中培训,由全省集中培训师资库的专家进行授课,以标准化的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的合格标准进行评判,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和监督.结果1年期间全省采供血机......
作者:刘晋辉;李殷芳;吕豪;潘凌凌;徐健 刊期: 2017- 07
-
三种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目的对URIT-12、HemoCueHb301、CompoLabTS3种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标本对仪器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URIT-12、HemoCueHb301、CompoLabTS3种血红蛋白分析仪的低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46%、1.45%和1.32%,中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43%、0.56%和1.49%;低值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86%、......
作者:徐蓓;杨剑豪;周筱嫣;邱颖婕 刊期: 2017- 07
动态资讯
- 1 献血≥2次献血者HBsAg检测必要性探讨
- 2 Rh缺失型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 3 2005~2010年南京地区互助献血调查
- 4 假阳性献血者评估及告知模式的建立
- 5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6 心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 7 青岛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 8 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构建
- 9 输注储存血液对黑色素瘤荷瘤小鼠辅助性T细胞1和2平衡的影响
- 10 新形势下保障无偿献血者用血的机制探讨
- 11 不同抗原识别方式对同种异体抗原特异性Treg免疫特性的影响
- 12 应用加样仪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AT)的样本汇集
- 13 伊犁地区1034例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 14 紫外线照射对储存血液红细胞的影响
- 15 惠州市55-60岁献血人群的结构与献血情况调查
- 16 HBV感染者红细胞膜CD35分子表达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及意义
- 17 六西格玛方法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应用
- 18 悬浮红细胞运输中冷链保障之探索
- 19 采供血机构工作者职业暴露的防护
- 20 含抗-D、抗-C持续发热伴重度贫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