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第8期文章
  • 特大地震致严重挤压综合征8例的输血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特大地震致严重挤压综合征的输血治疗经验.方法对8例不同程度挤压伤输注的悬浮红细胞及输注量进行分析,观察输血疗效,输血前后Hb变化,组织渗血情况.结果2例分别行截肢及脑出血手术治疗,输血量较少,红细胞无效输注率低,渗血及时控制,预后良好;6例分别行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或截肢术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输血量大,红细胞无效输注率高,出血渗血严重,愈后差.结论严重挤压综合征患者的输血量与其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李翠莹;顾建文;杨涛;甘新宇;黄菲;宋建 刊期: 2008- 08

  • 41名地震伤员的输血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救治汶川大地震伤员的输血疗效.方法观察41名地震伤员的输血治疗情况,检测伤员输血前后的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41名地震伤员输全血和/或红细胞悬液400-6400ml,平均输血量1233ml,血浆200-9600ml,平均输血浆1550ml.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血前后伤员RBC、Hct明显升高,电解质无明显变化,血钾水平稍有下降(4.64±0.67)mmol/Lvs4.......

    作者:李忠俊;王卫东;陈特 刊期: 2008- 08

  • 相变保温材料在血液长途运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相变保温材料作为悬浮红细胞长途运输保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在分别装有悬浮红细胞5.12袋,于运输途中火车停站时观察运血箱中温度.结果在近72h的运输过程中,悬浮红细胞的温度始终维持在1-7℃,达到运输红细胞的温度要求.结论利用该相变保温材料可有效保障72h以内血液运输的温控要求.......

    作者:叶东;栾建凤;朱培元;姚根宏;严京梅;汤时杰 刊期: 2008- 08

  • 3种不同运输方式对红细胞悬液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飞机、火车和汽车远距离运输对红细胞悬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随机从经飞机、火车、汽车运输的保存了约20d的红细胞悬液中各取10U,作为3个实验组;以未经运输的库存20d的红细胞悬液10U作为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LDH、Na+、K+和Cl-的浓度,用三波长比色法测定FHb,用血气分析仪检测PO2,并测定红细胞无氧糖酵解率和红细胞渗透脆性,观察各组指标间的差异;用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范娅涵;肖瑞卿;李兵;蒋天伦;黎儒青;林武存;赵树铭 刊期: 2008- 08

  • 225例地震伤外科手术用血调查

    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汶川地震伤员手术用血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5.12%),另有27.56%的地震伤员未使用FFP.FFP输入量与RBC输入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2=0.8547,P......

    作者:郑剑桥;吴文知;谭斌;熊辉;赖巍;秦莉;张兰 刊期: 2008- 08

  • 地震期间应急采供血质量管理对策

    2008年5.12日,四川省汶川县突发8.0级特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政府、部队和全社会民众快速反应组织救援,公民踊跃献血.成都血液应急保障工作作为本次医疗救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障震后伤员救治用血,降低病死率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作者:傅雪梅;高加良;杨群身 刊期: 2008- 08

  • 突发重大自然灾害血液保障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汶川大地震是近百年来全球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受灾人数多、救灾难度大的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工作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重灾区,绵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灵活应对地震的紧急救援工作和堰塞湖次生灾害等复杂情况,确保了临床急救用血的采集、供应和安全.现就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郭晓明;文秀琼;黄梅 刊期: 2008- 08

  •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野战条件下血液的储存

    目的探讨抗震救灾过程中(近似野战条件下)血液储存的有效办法.方法将简易标准运血箱作为储血设备,用相变蓄冷剂和冰快作为冷源控温,外加棉被包裹保温,每6h观察帐篷内温度和储血箱内温度,每24h更换相变蓄冷剂及冰快.结果在高温(40℃)、高湿(80%)的环境下,储血箱内温度维持在(4±2)℃;箱内温度与箱体摆放的位置无关,箱内红细胞的容量与箱内温度有关;相变蓄冷剂和冰的冷冻质量与维持较长时间的标准温度有......

    作者:王海林;栾建凤;刘卫;常奎忠;陈燕;李萍;薛文成;段万玲 刊期: 2008- 08

  • 长途运输对地震应急血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时间对血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抗震救灾期间调入本科的40份红细胞悬液和10份自采红细胞悬液分别在保存期末测定其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RDW)、红细胞膜渗透脆性、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K+浓度、pH值和细菌培养.结果所有受检的红细胞悬液均符合质量标准,但与自采的红细胞悬液相比,经长途运输的血液,其质量......

    作者:彭涛;肖洁;朱国标;甘新宇;许敏 刊期: 2008- 08

  • 住院地震伤员临床用血分布及血液种类和数量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救治地震伤员不同科室用血分布及血液种类和数量的特点,为医院今后应对灾害确保救治伤员用血需要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统计2008年5.12日-28日集中救治地震伤员期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不同科室用血种类和用血量分布并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运用SPSS13.0和EXCEL2003软件处理和分析各组数据并做图.结果医院救治伤员期间输血科室主要集中在ICU、骨科、外科,依次占输血总人数的31.5%......

    作者:程勤侦;练正秋;田伟;赵晓嘉 刊期: 200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