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2种核酸筛查系统应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

    目的通过2种不同核酸筛查系统的应用与比较,进一步探讨核酸检测(nucleicacidtesting,NAT)在输血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两种核酸筛查系统对相同数量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BVDNA、HCVRNA和HIVRNA检测,对其有效拆分率和核酸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性,并对部分阳性献血者进行追踪.结果罗氏核酸筛查系统和科华核酸筛查系统各检测121019例,其中罗氏系统共检20......

    作者:李俊英;王艺芳;葛文超;方建华 刊期: 2015- 06

  • 不同储存温度对于全血中Ⅷ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储存温度对于全血中Ⅷ因子含量的影响,评价不同时间Ⅷ因子含量的符合性.方法随机采集200mL全血,每袋全血均分为2份,设冷藏组(4±2)℃和室温组(22±2)℃,分别于全血采集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Ⅷ因子含量.结果冷藏组和室温组在全血采集后0、3、6、9、12、15、18h时血浆中Ⅷ因子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藏组和室温组在全血采集后15h其血浆中的Ⅷ因子含量为0.76......

    作者:龚裕春;莫琴;邱颖婕;邹峥嵘 刊期: 2015- 06

  • 不同振荡方式对全自动酶免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ELISA试验时,不同振荡混匀方式对全自动酶免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HBsAg试剂盒与全自动酶免系统进行匹配试验,根据振荡混匀参数不同,选择低速振荡(B)组和高速振荡(C)组,每组再根据振荡混匀时间(10、30、60s)不同分为3组(B1-B3、C1-C3),另设手工混匀对照(A)组,每小组采用低值质控血清作为标本进行16孔试验.计算各组均值±标准差((x-)±s)及变异系数(GV)......

    作者:毕聪玺;臧亮;邓雪莲;梁晓华 刊期: 2015- 06

  • 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洗涤红细胞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效果是否符合国家质量要求.方法设置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的运行参数,制备30袋洗涤红细胞,检测洗涤红细胞的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结果30袋洗涤红细胞的检测指标均符合国标质量要求,容量(mL):248.367±3.685,血红蛋白含量(g):43.727±1.681,上清蛋白质含量(g):0.014±0.005,溶血率(%):0.037......

    作者:宋毅;李蓓;张进;王明民 刊期: 2015- 06

  • 3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使用过程中耗材报废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3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使用过程中耗材报废的原因,为更好地招募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降低采集成本,保证机采血小板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机采血小板耗材使用记录,统计报废耗材数量及其4种报废原因,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耗材中,Amicus报废数量为1.60%,远高于Trima(0.68%)和MCS+(0.83%)(x2=56.44,P<......

    作者:黄志森;费亚涛;何子毅 刊期: 2015- 06

  • 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血液进行酶免筛查后实施核酸检测,探讨增加核酸检测筛查的必要性.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对酶免阴性和单试剂阳性及灰区标本进行8人份混样(pool)HBV-DNA、HCV-RNA和HIV-RNA3项联合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及血浆袋送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鉴别确证试验及乙肝两对半检测,同时对核酸检测阳性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结果17690人份中检测HBV阳性37人份,阳性率为0.209......

    作者:彭小华;李丽平;欧阳刚;何敏 刊期: 2015- 06

  • 成分制备中一次成浆影响因素初探

    目的结合血液成分分离机结构原理,探索提高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时效的一次成浆法.方法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前提下,用1786袋400mL血液样本,做几种不同方法制备对照,并做出分析.结果heraeus6000i,4592g,12min,4℃,升速度等级7,降速度等级4,市区采集后6h之内,滤白后排除1/3空气的血,制备后能达到较高的一次成浆率.结论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机在采供血机构的普遍推广,采用一次成浆法......

    作者:张志平;何天辉;许东亚;刘丽萍 刊期: 2015- 06

  • 固相凝集法在血小板交叉配型中的实际应用探讨

    目的对1份多次血小板交叉配型不相合的样本,灵活应用固相凝集法的特点,进行选择性交叉配型.方法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固相凝集法,对配型相合的献血者预约其在指定日期再次献血,并与患者交叉配型,确认是否相合.结果共与149名献血者交叉配型,7名达到配型相合,此7名献血者分别再次与患者配型,配型均相合.结论固相凝集法简单易操作,结果较为直观且特异性较强,在此实验基础上,灵活选择实验对象,既提高了配型成功率,也......

    作者:车进;李美霖;张燕华 刊期: 2015- 06

  • 采后不同时间分离的血浆所制备的冷沉淀质量分析

    目的观察血液采集后不同时间段分离的血浆所制备的冷沉淀的FⅧ、Fib活性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采集后不同时间段(<8h、8-10h、10-12h、12-14h、14-18h)成分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经离心法加工制备而成的冷沉淀各30份,检测其FⅧ、Fib含量.结果采集后<8h和8-10h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所制备的冷沉淀的FⅧ含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版);采集后10-12h、12-14......

    作者:陈盛旺;罗庆宗;古全英;赵明;黄长莲;关有青 刊期: 2015- 06

  • 深圳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发展预后以及性传播的研究

    目的研究本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OBI)发展预后以及性传播的可能.方法追踪随访25名来自2010-2012年确认为OBI的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HBsAg,常规核酸检测方法(NAT)及Nested-PCR方法扩增BCP/PC、S基因确认HBVDNA的存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QPCR)定量乙肝病毒载量.结果从25名OBI献血者,成功追踪回访15名及6/15名献血者配偶......

    作者:郑欣;吴桂丹;杜鹏;许晓绚;熊文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