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第9期文章
  • 袋采血留样错误原因分析与预防

    确保所有血液可以追溯到相应的献血者及其献血过程,是对血站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1].和中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我站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保证血液的可追溯性:如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条形贴码、初复检采用不同的样管、严格查对制度等.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血袋与辫子样、血袋与试管样之间检验结果不相符,使血样检验结果不能代表相对应的血液的情况发生[2],导致检验结果或保留血样失去其真实性,给输......

    作者:韩智;梅澍;王磊;高勇 刊期: 2008- 09

  • 采血分流袋在血小板输血中的应用

    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较血液污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而血液细菌污染造成的菌血症已成为重要问题.因此防止单采血小板产品的细菌污染在血小板输血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用采血分流袋去除初采集的15-20ml血液(在血液未进入产品的采集系统前收集),以降低单采血小板的细菌污染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美君;邹晓萍;樊小蓉;谢利群;邱本慧;王娟娟 刊期: 2008- 09

  • 部分D表型同种抗-D1例及其基因型分析

    目的分析1名部分D表型孕妇抗.D同种免疫反应及部分D表型基因的遗传情况.方法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1名部分D表型孕妇血清抗-D,然后通过RHD基因10个外显子的检测、RHD基因合子型分析、以及D抗原12个抗原表位的测定,系统鉴定该例部分D表型的类别和亚型,并对其1家3代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该例部分D表型为DVI(Ⅲ)类型,孕妇血清抗-D是由于妊娠Rh阳性子女产生的,效价为32,抗-D不与其自身红细胞及其......

    作者:李丹;邵超鹏;张悦;潘书贺;陈娟 刊期: 2008- 09

  • 医用电解质溶液作添加液制备汇集少白细胞血小板

    目的采用医用电解质溶液作添加液(PAS),建立1种白膜法制备添加液汇集少白细胞血小板(PAS汇集BC-PCs)的方法.方法从400ml全血中分离白膜层,容量35-40ml,放(22±2)℃静置过夜,将ABO同型的6袋白膜汇集,加220g添加液(90%复方电解质注射液、8%ACD-A血液保养液和2%含量为50g/L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混合液)稀释白膜,汇集后的白膜在(22±2)℃中,以300×g离心1......

    作者:黄成垠;蔡莉;肖建宇;蒋昵真;史广耀;唐荣才;胡政芳 刊期: 2008- 09

  • 乙型肝炎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柱凝集法(CAT)和传统试管法(CTT)对50名慢性HBV感染无症状携带者、42名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和52名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红细胞膜吸附的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慢重肝患者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Hb)浓度均明显低于慢乙肝、无症状携带者和正常对照者(P<0.01);CAT法、CTT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和无症状携带者D......

    作者:李宁;曹微微;李碧娟;刘跃辉;周蓉蓉;刘洪波;范学工 刊期: 2008- 09

  • 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全自动培养法在血小板细菌污染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16S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全自动培养法在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2种方法的应用前景.方法将血小板制品污染中常见的6种细菌用浓缩血小板悬液进行稀释,并选取浓度为102、101、100的菌悬液,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全自动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用16S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株细菌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K=1.000.用全自动培养仪对6......

    作者:刘晓颖;马敏;徐忠;王迅;林俊杰;邱颖捷;钱开诚 刊期: 2008- 09

  • 3 234名孕妇产前HDN特异性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闻的关系.方法按照常规鉴定3234对产前孕妇与丈夫ABO及RhD血型,采用微柱凝胶法技术检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血清中的IgG抗-A、抗-B及抗-D效价.结果1901名夫妻ABO血型不合,产前抗-A或-B体效价>64的孕妇共1007名;其中O型980名,占97.32%;A型13名,占1.29%;B型14名,占1.39%;夫妻RhD不相合29对(0.90%)......

    作者:赖福才;王梁平;白英明;彭道波;赵晖 刊期: 2008- 09

  • 5S在采供血管理中的应用

    5S管理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为内容,着眼于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生产环节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现场环境达到规范化要求[1].重点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加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减少差错事故,提升人的品质[2],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瑕疵的基本活动[3],对丰富和规范采供血内部质量管理有极大的......

    作者:潘继红 刊期: 2008- 09

  • 构建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的问题与对策

    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是保障无偿献血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无偿献血工作长期运行以及血液供给、血液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在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概念的基础上,以湖州市为个案,剖析了建立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5个方面论述了构建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应对策略.......

    作者:沈晓兰;叶玉芳 刊期: 2008- 09

  •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的期间核查管理

    目的探讨期闻核查管理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在酶免分析系统的2次校准或检定时问间隔中期,采取多种核查方案对分析系统的性能进行核查,确认其是否满足检测性能要求.结果留样再测和2台或多台设备间的比对结果测量均值<±10%、批间变异<20%为核查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和利用血清盘再测结果与目标结果相符.结论有效的期间核查管理对于预防和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误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晓军;杨雅康 刊期: 20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