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第9期文章
  • 无偿献血前行为辅导的实施和效果分析

    无偿献血前行为辅导是指无偿献血招募工作者通过对献血者的系统教育,促使献血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无偿献血的行为.其基本宗旨就是指导人们学习和掌握有关无偿献血各个方面的知识,是提高固定自愿无偿献血率的有效易行手段.其终目的是要给献血者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调动献血者自身的积极性,从而使献血者的身体、心理达到佳状态,主动配合献血过程,降低无偿献血副反应发生率.为了解无偿献血者在招募人员实施行为辅导前后的情况,......

    作者:赵志斌 刊期: 2008- 09

  • 建立献血反应标准的探讨

    适量献血通常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但是在献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献血者自身的精神因素、体质因素,献血环境、采血者的服务态度和技术因素,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造成对献血者身体的局部损伤或引起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作者:粱文飚;唐荣才;栾建凤;魏小玲;纪云鹏;周春;吴敏慧;王锐;朱红芹;朱培元;严京梅 刊期: 2008- 09

  • 凝聚胺法漏检抗-Jka致即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近年来不规则抗体引起的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日趋受到关注,国家卫生部已于2000年6月1日在中做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就近来本院出现的抗-Jka且凝聚胺配血法漏检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报告如下.......

    作者:董予新;刘怀慧;韩玉芳 刊期: 2008- 09

  • 抗-E致配血不合3例

    血清中天然抗-E或输血免疫产生IgG抗-E的病例时有报道[1,2],我们在工作中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时发现3例抗-E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甲进;朱碎永 刊期: 2008- 09

  • 2例RhD——表型的基因型分析及家系调查

    Rh血型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为复杂,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Rh血型抗原目前已发现40多个,但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是D、C、c、E、e.Rh血型抗原D、C/c和E/e分别由RHD和RHCE这2种同源基因编码[1].RhD——表型是人类红细胞Rh血型系统的1种基因变异.稀有的D——个体,特征性地缺失全部的C/c和E/e抗原,并且D抗原过度表达.据文献报道,这种稀有表型与D抗原的表达有关,而与C、c、E......

    作者:张静蕊;申晓环;张丹;迟宝霞 刊期: 2008- 09

  • 手工分离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手工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的质量进行检测,比较2种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手工血小板输注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15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294袋(2U/袋)手工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计数,了解其质量;对113名患者输注前后的血小板数值进行检测,根据CCI值和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单采血小板的平均计数为(2.35±0.54)×1011,合格率为75.65%;手工血小板平均计数为(0.62±0.25)×10......

    作者:吕毅;郝宝岚;王艳;林常青;邵树军;周丽莉;王书锋 刊期: 2008- 09

  • 梧州市多次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调查

    无偿献血的本质是改变人的观念和行为,接受一个新的观念意味着接受或改变原先的看法、态度或价值观[1].多次无偿献血者群体无疑是接受和支持无偿献血工作的人群.组织、教育、动员、招募和保留多次献血的公民组成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在应急献血,成分献血,建立为血液事业发展服务的义工队伍等方面的意义重大.现将我市无偿献血4次以上志愿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岑宪铭;叶丽霞 刊期: 2008- 09

  • 反复输血的血液病患者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调查

    血液病患者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而需要输注血小板预防出血.目前临床使用的血小板为ABO配合的随机血小板,由于单采的血小板中混有白细胞,血小板本身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I)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患者反复输入随机的机采血小板后,容易产生多效价的HLA-I和HPA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RPT).预防免疫性RPT的方法有很多,如去除输入的血小板中的白细胞,输入HLA......

    作者:王秋实 刊期: 2008- 09

  • 武汉市无偿献血人群5项传染指标调查

    从献血前问诊到血液用于临床的整个献血和检测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紧密相联的流水线,每个环节对下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影响.通常认为血液的质量是由检验科负责,但是仅仅依靠检验科是不能杜绝血液安全隐患的.了解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加强献血前问诊也是有效的筛查潜在不合格献血者,提高血液质量,提高血液安全性的重要一环.......

    作者:韩璐;周先桃;刘涛;李俊;乐森;李晓燕;陈邦锐;程文娟 刊期: 2008- 09

  • 大量输入红细胞成分对创伤失血患者血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大量输入红细胞成分血(≥5u)对创伤失血患者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输血量≥1000ml的创伤失血患者中,分别输入红细胞成分血和全血后血细胞的变化.结果大量输入红细胞成分血患者和全血组的RBC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红细胞成分血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较全血组明显,P<0.05,2组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轻微下降,P>0.05,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

    作者:袁丽;彭涛 刊期: 20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