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南昌地区机采血小板捐献人群中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初步分析
人类血小板抗原(HPA)在临床与输血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HPA不合可致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输血后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1].我们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本中心机采捐献血小板者的血小板抗原(HPA)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瑜;李国良;肖莉;熊丽红;余薇;吴红;熊莉 刊期: 2008- 09
-
上饶市2005-2007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分析
为有效遏制HIV经输血途径传播,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我们对本市2005-2007年61118名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状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玲玲;何辉;董玲凤 刊期: 2008- 09
-
血小板成分制品制备及临床应用现状
血小板(Platelet)是骨髓内成熟的巨核细胞在血小板生成素等因素调控下,以每日(15-40)×109/L速度从其胞浆裂解脱落生成的无核细胞,并释放到循环系统,肺也能产生血小板,但仅占7%-17%.血小板在体内寿命只有7-11d,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因此,血小板成分制品在临床输注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血小板计数过低或血小板功能异常造成的出血.......
作者:邱艳 刊期: 2008- 09
-
KIR基因的基础与应用
人类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likereceptors,KIR)是主要表达于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表面的一组免疫球蛋白样超家族成员.近年来随着对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在移植免疫?抗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等方面的作用十分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我们现就其分子生物学基础及某些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长缨;胡彬;刘晓华;纪玉强;焦淑贤;赵林 刊期: 2008- 09
-
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可供临床输注的血小板制剂有多种类型,主要有浓缩血小板(PC)和单采血小板2种.前者多采用多份(10或5份)200ml或400ml全血分离制备而来,根据制备方法又分为手工分离制备和专用血液成分制备机分离制备.1个治疗剂量(≥2.0×1011)的PC需从5份400ml或10份200ml血液分离制备而来.......
作者:赵树铭 刊期: 2008- 09
-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自从1950年发现血小板输注能明显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以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输血医学的发展,临床上血小板的使用呈明显增长趋势,已成为肿瘤、恶性血液病、骨髓衰竭等疾病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美国每年临床使用的血小板约150万个治疗量(6U全血制备的血小板相当于1个治疗量),血小板的用量仅次于红细胞,在各种血液成分中列第2位[2].......
作者:魏晴;田兆嵩 刊期: 2008- 09
-
人血小板冻干长期保存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血小板制品具有显著而难以替代的止血疗效,因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既便如此,血小板制品在临床上仍长期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未来的供需矛盾还会更加突出.加之目前人类尚未发现疗效可与血小板相比拟的代用品,血小板输血保障仍然是世界的1个前沿性难题.血小板的保存迫切需要达到以下目标:储存方法简便、长期大量保存、运输方便、即刻止血效果显著.血小板的长期、有效保存问题,一直是国际输血工......
作者:刘景汉;卢发强 刊期: 2008- 09
-
高热不退患者的输血处理
1病例摘要患者,男,49岁,因周身酸痛、高热(41.2℃)、气促、全身皮肤粘膜出血、肝脾中度肿大伴触痛入院.入院诊断:急性髓性白血病(M2a);外周血象:Hb45g/L,WBC65×109/L,Plt8×109/L;血型:A型RhD(-).先后予以冰敷、酒精擦浴,柴胡针剂4ml及静脉注射来比林针0.9g、地塞米松10mg等系列处理后,患者均未能明显退热,复测体温仍为39.5℃.临床医生认为,患者重......
作者:杨柳青;黄宝琴 刊期: 2008- 09
-
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制备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complexconcentrates,PCC)是由从健康人混合血浆中分离制备的1种能促进血液凝固的静脉注射血浆蛋白制剂.PCC主要含有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酶原(FⅡ)、凝血酶原转化因子(FⅦ)、抗血友病乙型因子(FⅨ)和自身凝血酶原(FⅩ),由于这些因子都属糖蛋白,都在肝脏合成,并由维生素K介导,其理化性质(如分子量、等电点等)极为相似,故在规模化生产中用一......
作者:焦丽华;代旭兰;刘文芳 刊期: 2008- 09
-
冷冻干燥保存兔血小板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冷冻干燥长期冻干保存的血小板制品的方法.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在所抽取的兔血小板中添加血小板可逆性激活抑制剂、DMSO和海藻糖等低温保护剂,经过预处理、冷冻、一级干燥、二级干燥等过程冷冻干燥兔血小板,分别室温保存ld(实验1组)、7d(实验2组)和15d(实验3组)后经再水化;分别与各自冷冻干燥前的新鲜血小板为对照.并检测血小板回收率和聚集反应功能,并用851Cr示踪法评价......
作者:刘景汉;张长虹;周俊;卢发强;杨连贵 刊期: 2008- 09
动态资讯
- 1 青岛“11·22”特大事故后献血情况分析
- 2 单采血浆站血源队伍稳定与发展的分析
- 3 脾切除患儿血小板去除术1例
- 4 《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稿约
- 5 流动献血车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 6 自粘绷带在献血后皮下瘀血预防中的应用
- 7 2 638名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调查
- 8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和透析结束后的输血观察
- 9 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Sindbis病毒的研究
- 10 无关供者脐血移植HLA配型对移植结果的影响
- 11 上海市杨浦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
- 12 海岛地区应急采用血模式探讨
- 13 脐血HLA-AB分型方法探讨
- 14 血液检测实验室LIS系统的构建设想
- 15 非程控-80℃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
- 16 区域中心城市供血紧张原因及对策分析
- 17 Bx亚型2例
- 18 通过室间质评分析血站血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 19 抗-HBc阳性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分析
- 20 骨髓坏死合并Evans综合征患者的输血处理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