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增加血浆含量对血小板保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增加血浆含量对血小板体外保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采集的12人双份共24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分为A、B2组,A组为观察组血浆含量为280mL/治疗量,B组为对照组血浆含量为200mL/治疗量,2组均放置在(22±2)℃血小板保存箱震荡保存;分别在0、1、3、5d时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pH值、血小板体外聚集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率.结果2组相比,血小板计数、MPV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显......
作者:杜红梅;何天辉;陈超华;张冰;王敏芳;阮海燕 刊期: 2017- 02
-
ICU患者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附1例报告
目的探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在ICU患者中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广州血液中心申请血小板配型的ICU患者20例,应用ELISA的方法检测HIT抗体,HPA抗体及HLA抗体,并对阳性病例应用4T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例标本中发现1例HIT抗体阳性,其HLA、HPA抗体均为阴性,且4Ts评分为高发生率人群终确诊为HIT.结论ICU患者发生血小板减......
作者:刘静;邓晶;王嘉励;夏文杰;叶欣 刊期: 2017- 02
-
126例2-14岁儿童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索2-14岁凝血功能正常的儿童血栓弹力图各项检测正常值范围及性别差异,与成人正常值范围的异同.方法选取凝血功能4项结果正常的儿童126例及健康成人34例,按照年龄分为Ⅰ组(2-3岁)、Ⅱ组(4-8岁)、Ⅲ组(9-14岁)及Ⅳ组(成人18-55岁).儿童组又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仪分别测定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α)、大振幅(MA)等指标.将不同......
作者:马曙轩;王孟键;张慧敏;邱立娟 刊期: 2017- 02
-
模拟电子交叉配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在我国临床输血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仪和试管法对患者和献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患者和献血者2次血型鉴定结果一致及抗筛试验结果阴性,与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法相符,模拟进行红细胞悬液出库.结果电子交叉配血法与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法结果相符的4435U红细胞悬液模拟出库给2330名患者输注,未观察到ABO/RhD血型不合的输血不良反应.电子交叉配血法与传统血清学......
作者:周晔;林艳;刘业;蒋天舒;陈波;唐晓峰 刊期: 2017- 02
-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造血重建的影响
目的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患者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5年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105例,血型相合移植53例,血型不合移植52例,其中ABO主侧不合20例,ABO次侧不合24例,ABO主次侧不合8例,统计移植后3个月内患者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的输注量,以及粒系和巨核系植活时间,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A......
作者:谭金哲;匡紫微;秦莉 刊期: 2017- 02
-
临床患者首次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的结果分析
目的对临床患者首次进行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0年6月-2016年3月在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首次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的所有患者,每位患者分别与随机选取的5名ABO同型献血者捐献的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有阴性、弱阳性和阳性3种试验结果,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共统计了276例患者首次进行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的1380个配型试验,其中配合血小板只有317份,配合率22......
作者:陈兰兰;车进;张燕华;李美霖;麻静敏;李凤;李天君 刊期: 2017- 02
-
2011-2015年某妇产专科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掌握妇产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从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本院2011-2015年用血人次和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011-2015年共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1人次,其中异体输血47人次(3.25%),自体输血4人次(0.56%),总输血不良反应率为2.36%;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6人次(50.99%),过敏反应21人次(41.18%).悬浮红细胞引起......
作者:陈海江;杨旦;吴金莎;丁杰锋 刊期: 2017- 02
-
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构建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构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探讨其在输血不良反应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对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施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2)对智能路径应用以来本院2013年-2015年6月21284名出院输血患者做输血不良反应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1)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优化了......
作者:杨丽云;胡飘萍;吴承高;李松;杨鹃;邹娟;肖昆;乐爱平 刊期: 2017- 02
-
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输血安全预警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时控制与用血不良事件质量持续改进,实现输血安全预警,预防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中针对用血安全要素采取智能信息化检索、比对与路径化实时控制,并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平台互联互通,依据PDCA原理质量持续改进,以有效实施输血安全预警.结果1)通过对输血前检测、评估、输血方式与治疗方案、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输血申请审核审批、输血疗效......
作者:乐爱平;刘威;曹磊;李建林;龚剑国;李劲波;向军;熊伟;范时海 刊期: 2017- 02
-
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
目的构建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中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现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用.NET框架的B/S/S和C/S/S相结合的模式,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和SOA服务技术对临床输血的设备、人员、材料、环境、法则等全程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采取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实时控制手段构建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结果1)成......
作者:肖昆;曹磊;李建林;龚剑国;李劲波;向军;熊伟;范时海;刘威;乐爱平 刊期: 2017- 02
动态资讯
- 1 浅谈血站设备的确认工作
- 2 血液辐照仪的安装确认
- 3 全层析工艺制备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检测分析
- 4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评审的实践与体会
- 5 抗-HCV酶免筛查反应性献血者确证策略研究
- 6 家族伴性遗传性H抗原缺乏1例
- 7 亚甲蓝光化学灭活对血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核酸降解的研究
- 8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新进展
- 9 不同采集模式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影响研究
- 10 医院报废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 11 中华骨髓库HLA实验室工作流程表格化管理
- 12 γ-射线辐照对淋巴细胞杀伤效果的研究
- 13 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骨代谢指标变化及意义初探
- 14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乙型血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 15 雷帕霉素干预TRALI大鼠肺组织mTOR信号通路下游蛋白p70s6k/p-p70s6k表达与肺病理变化研究
- 16 EPAS1基因不同单体型与高原低氧适应的相关性研究
- 17 蛋白芯片检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探索研究
- 18 南京地区无偿单采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 19 4项目复合ELISA室内质控品制备方法的建立和评估
- 20 白血病患者RhD血型减弱消失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