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第10期文章
  • 血液筛查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检测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再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定量和“两对半”检测,提高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缩短窗口期,保障血液检测质量.方法采用ELISA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使用核酸检测ROCHECOBASS201血液核酸筛查系统,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同时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2467份,经两遍ELISA检测HB......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 10

  • 天津市无偿献血者HBV、HIV和HCV核酸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天津市健康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窗口期”患者的发生率,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标本进行HIV、HBV和HCV核酸检测的可行性评估.方法从无偿献血人群血浆中提取HIV、HBV和HCV核酸,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进行检测,同步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HBV和HCV抗原或抗体.结果53431份献血者血标本中检测出......

    作者:王霞;潘影;李娜;谢月娜;姚娜;李凤园;于洋;杨文玲 刊期: 2012- 10

  • ELISA检测与NAT在血液筛查应用中的互补性研究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核酸检测(NAT)技术在血液筛查应用中的互补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深圳市血液中心采集的70584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用ELISA检测方法对血液传染性指标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ALT进行检测,另外采用NAT检测技术对上述献血人群的HBV-DNA、HCV-RNA、HIV-RNA进行单人份平行核酸检测.从中比较2种检测方法......

    作者:曾劲峰;郑欣;许晓绚 刊期: 2012- 10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之研读

    卫生部于2012年6月7日公布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1](以下简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并将于2012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卫医发[1999]第6号)(以下简称《临床用血办法1999年版》).深入学习、理解和实施《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既是医疗机构,也是血站当前的1项重要工作.现将《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研读体会整理如下,与输血界......

    作者:郭永建 刊期: 2012- 10

  • 采供血机构各类业务岗位人员设置的调查与思考

    目的通过对全国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各类业务岗位人员设置情况的调研,制定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各类业务岗位人员设置的初步方案和设想,并为制定全国输血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工作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全国各采供血机构(其中:省会城市血液中心32家,市地级中心血站325家)2011年全血采集量、机采血小板采集量、检测标本数以及采供血各业务岗位人员设置情况.结果32家血液中心拟采集10吨全血平均......

    作者:安万新;梁晓华;高勇;孟庆丽;张丽;潘凌子 刊期: 2012- 10

  • 血液辐照仪的辐射状况监测及分析

    目的对血液辐照仪不同位置、不同距离进行γ辐射剂量进行检测以及对操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加强对放射人员的防护管理及人员健康.方法采用1)451P型γ辐射环境巡测仪对辐照仪不同位置进行环境检测.1)热释光剂量仪检测操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结果1)开机状态,辐照仪0.05m处大剂量为0.84μSv/h,平均剂量为0.69μSv/h,1m处平均剂量为0.36μSv/h.关机时0.05m处平均剂量为0.21μ......

    作者:倪波;朱立苇;王拥军;孟忠华;吕杭军 刊期: 2012- 10

  • 构建血液一体化管理,保障供需动态性平衡

    根据目前全国各地相继出现血液供应紧张的势态,结合上海地域实际,分析介绍上海如何创新工作机制,由线性单一的结果工作模式向立体多元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打破以往的由单纯供方努力转向有序的双向联动,构建起“血管”(采)到“血管”(用)规范管理体系,在对影响血液库存高低的季节性客观因素、人群献血意愿的主观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判的基础上,致力于采供血与临床用血的供需动态平衡,并对“献、采、供、用”重点工作措......

    作者:朱跃国;曹海亮;陆奕;杜玥 刊期: 2012- 10

  • RFID技术在血站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血液作为公共卫生家庭中一个特殊的成员,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多种疾病传播的渠道,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的常见疾病大都难以治愈.为了避免不规范采血、袋装血液管理混乱或输血不当等导致的疾病传染或医疗事故,加强血液信息化流程管理、保障用血安全已势在必行.目前,RFID技术运用在血站行业还不是很广泛,但已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通过了解RFID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进而分析探索RFID技术......

    作者:袁曜;孟雅娟;高东英;戴云 刊期: 2012- 10

  • 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TC)室间质评项目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项目的经验,以进一步做好室间质评工作,提高国内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和血液筛查水平.方法对已经开展的3次CITIC室间质评活动分别从运作方面以及结果反馈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将国内参评实验室的质评结果与国外参评实验室进行比较.结果一共有59家国内采供血机构先后报名参加了CITIC室间质评活动.国内17家有影响力的采供血机构成立了CITIC项目管理......

    作者:王迅;徐忠;邱颖捷;贾尧 刊期: 2012- 10

  • 2009~2011年陕西省血液中心感染性职业暴露分析与策略

    目的增强采供血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做好采供血机构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预防.方法对陕西省血液中心2009~2011年感染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工作环节、不同身体部位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频率,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及应对策略.结果感染性职业暴露呈上升趋势,发生率采血护士高于其他岗位、采血车高于站内献血室、左手发生高于右手及其他部位、感染性职业暴露以针头刺伤为主,留样环节显著高......

    作者:王文;赵晓华;曹晓莉 刊期: 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