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第9期文章
  • 核酸检测技术在上海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评估在上海地区开展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在核酸检测平台上,对31184人次HBsAg,抗-HCV,抗-HIVELISA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DNA,HCVRNA,HIVRNA-13项联合核酸定性(cobasTaqScreenMPX试剂)检测,先进行6人份混样(pool)MPX检测,再对组成混样MPX反应性pool的标本进行单检.对于MPX......

    作者:谢云峥;陈凌燕;蔡茵;杨军;周国平 刊期: 2011- 09

  • 不同血型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水平和主观睡眠的研究

    目的了解抑郁症是否与ABO血型相关以及不同血型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水平及主观睡眠的差异.方法以109名抑郁症患者和439名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临床常规的正反定型法检测ABO血型,并对其中的54名抑郁症患者和87名正常对照者,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S100B水平检测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主观睡眠状况.结果抑郁症患者和对照组在血型分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x2=1.240,P>......

    作者:宁东岳;刘洪涛;常双海;王春梅;郑文亮;宁博;杨志伟 刊期: 2011- 09

  • PGFs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制剂在临床上通常用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国内主要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PC法)、白膜同浆法(BC-PC法)以及机采血小板法制得,用途比较单一.近些年来,国内外均有学者报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的作用,可以用于相关领域的治疗.1997年Whitman等[1]首先将血小板浓缩物用于局部口腔术后修复,结果证......

    作者:于晶晶;刘嘉馨;王红;于青 刊期: 2011- 09

  • 核酸检测技术在采供血机构中的应用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国内血站采用ELISA试剂筛查血液传染病指标,由于该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使临床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依旧存在.随着自动化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acidtesting,NAT)的建立,已逐步应用于血液的病毒筛查,对降低因输血感染病毒而引起经血液传播传染病的风险起着重要作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对献血者初筛的必要手段[1-4].......

    作者:莫丕立;吴军军;马联 刊期: 2011- 09

  • Lutheran血型的研究进展

    Lutheran是个复杂的血型系统,Lutheran抗原在人类细胞和各种组织广泛表达,存在于完整的膜糖蛋白与基质细胞粘附分子(CD239)上,与细胞内核纤蛋白结合具有粘附、受体、及信号传导作用.目前对Lu糖蛋白(Lu-gps)这个粘附分子的研究国内外方兴未艾,从初步的研究Lutheran抗原,识别红细胞抗原的特异性,已发展到其生物功能、生理机制等方面深入的研究.......

    作者:喻琼;侯晓禹 刊期: 2011- 09

  • RFID在输血医学应用指南(下)

    4技术推荐ISBTWIPTRFID专门工作组推荐在输血医学领域血袋和储血容器使用被动型HF(13.56MHz)技术,理由包括:1)现行ISO18000-3是被证明的成熟标准和技术;2)全球规范标准支持HF;3)HF特性支持在全球血库和医院部署;4)该频段的标签成本较低、阅读器硬件成本低;5)没有对血液产品和输血安全不良影响的确凿证据;6)HF无线电能量场较低,大限度降低了对医疗仪器电磁干扰的风险;......

    作者:国际输血协会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RFID特别工作组;王同显;李大玮;王鹏 刊期: 2011- 09

  • 规范特殊情况ABO血型相容性输注流程

    2010年《中国输血杂志》曾登载1篇题为《非O型血地震伤员输注O型血临床疗效分析》文章,报道了为挽救“5·12”汶川大地震20名伤员的生命,在紧急情况下启动非O型血患者输注O型血的预案[1];这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实际上类似报道近年来也见于其他输血专业杂志[2].这些报道说明近年来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有关的突发性重大事故及自然界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使得同型血液成分制品的供应日益紧张,而怎样保证......

    作者:李志强;赵桐茂 刊期: 2011- 09

  • 血浆置换术治疗高效价抗-D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术(PE)对高效价IgG抗-D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血浆置换仪对1名伴高效价IgG抗-D的患者进行连续5次置换.结果实施PE5次后,抗-D效价由治疗前512下降至32,但治疗结束后间隔17d的IgG抗-D效价又回升至1024.结论PE治疗RhD抗原阴性伴高效价IgG抗-D患者是1项较为安全的方法,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者体内的抗-D含量.......

    作者:徐文皓;李志强 刊期: 2011- 09

  • 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与术后肿瘤复发机制研究新进展

    自1982年Burrows等[1]首先报告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简称围术期)中,接受输异体血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输血患者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输血除了替代性治疗及恢复患者生理功能治疗作用外,可能增加术后感染、肿瘤复发、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至目前为止,大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围术期输血可导致肿瘤发生免疫逃逸诱发转移,增加肿瘤术后复发率并降低了患者5年生存率,即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量与生存期呈负相......

    作者:李丽玮;李志强 刊期: 2011- 09

  • 自制质控品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通过自制室内质控品,监测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完善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选取血浆制备成0、A、B型和AB型血浆质控品,取RhD阳性的A1、B和0型红细胞制备成红细胞质控品,抗-D(IgG)人血清做抗-D效价测定,确定出现后1个2+凝集强度的稀释倍数,加入0型血浆中;血浆与红细胞质控品制备后分别经过亲和力、抗体效价检测、抗原性和特异性检测等验证后,按照设计的......

    作者:杨丽云;龙丹;胡飘萍;辛建英;刘德华;何文静;乐爱平 刊期: 201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