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血小板保存新策略

    血小板在常温(22℃±2℃)连续振荡下保存,对细菌生长极有利,从而易使血小板遭受细菌污染,并且因为保存期短,不能适应血小板临床需求量的迅速增加[1].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就是降低血小板的储存温度,进行血小板冷藏保存[2].血小板冰冻保存可使血小板的保存期延长,但冻存后的血小板存活率明显降低且冰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对受者具有毒副作用,在洗涤去除DMSO的过程中,血小板易激活、损伤[3].......

    作者:黄成垠;唐荣才 刊期: 2005- 04

  • HLA基因分型方法进展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系统,位于6号染色体(6p21.31)短臂上,长约4000kb,由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组成,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人类复杂的遗传系统.现已在此遗传系统中确定了224个基因位点,等位基因数目达1500个[1],主要包括参与T细胞抗原提呈和与HLA相关的非功能性基因,它们高度的多态性影响着细胞和器官移植的免疫反应......

    作者:杜可明;刘达庄 刊期: 2005- 04

  • 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及其临床应用

    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主要有抗毒素、抗血清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3种,其中抗毒素是用类毒素免疫大动物,使之产生高效价抗体,采血分离血浆经纯化精制工艺,除去非特异性蛋白及无效成分,这种抗体输入机体后,能对相应细菌在机体内产生的毒素起中和作用,如白喉、破伤风抗毒素等;抗血清是用脱毒毒素、细菌、病毒等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取动物血浆提取其抗毒免疫球蛋白,如抗蛇毒、抗炭疽、抗狂犬病血清等;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是......

    作者:张战;鲍洁;杨海峰 刊期: 2005- 04

  • 纤维蛋白肽的研究进展

    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转变为纤维蛋白(fibrin,Fb)的过程中,凝血酶(thrombin,TH)有限水解Fg分子,释放出两种纤维蛋白肽(fibrinopeptide,FP)分子--纤维蛋白肽A(fibrinopeptideA,FPA)和纤维蛋白肽B(FPB),FP的释放直接反映了TH的活动.由于TH的活动在生理止血及血液栓塞中处于重要地位,对血清中FP的检测及研究就具有十分......

    作者:王德明;李晓红;余蓉 刊期: 2005- 04

  • 婴幼儿和儿童的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制品,尽管已采用很多方法来保证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但仍有一些已知和未知的隐患.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正值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系统尚未成熟,与成人存在生理解剖和免疫血液学差异,故婴幼儿和儿童的血小板输注有其特殊性.为使患儿获得好的疗效和少的并发症,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婴幼儿和儿童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并选择合适的血小板制品.......

    作者:任蓉;田兆嵩 刊期: 2005- 04

  • 加拿大血液管理的概况与启示

    江苏省血液管理考察团一行6人,于2002年10月,赴加拿大考察学习,期间,参观了多伦多血液服务中心、温哥华血液服务中心,拜访了加拿大卫生部和国家血液安全委员会(NationalBloodSafetyCouncil,NBSC).通过对加拿大的血液管理、无偿献血工作的了解,对其血液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无偿献血者的组织招募等方面印象深刻.......

    作者:郑必先;邵淑滨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