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02年第5期文章
  • 伴高滴度抗-A1的A2亚型1例

    笔者遇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经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检查,证实为伴有高滴度抗-A1的A2亚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碎永;林甲进 刊期: 2002- 05

  • 获得性因子Ⅷ抗体形成7例

    获得性因子Ⅷ抗体形成,可引起血浆因子Ⅷ浓度降低,临床上可引起自发性出血.这类病例临床极少见,笔者曾报道1例[1],现将近10年所收治的7例获得性因子Ⅷ抗体形成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及方法1.1病例所有病例均为本院1993年以来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1~70岁,中位数为59岁;既往无出血史,家族史无异常.......

    作者:杜欣;林伟;黄梓伦;曾淑燕;余展超 刊期: 2002- 05

  • 抗-c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在我国,Rh血型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要低于ABO血型引起的HDN.据统计,在835例HDN中,Rh血型引起的HDN才122例(14.6%),由抗-c抗体引起的仅1例(1%)[1].本站在HDN检测中发现1例由抗-c抗体引起的HDN,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存华;王东明;杨俊鹏;万培芳 刊期: 2002- 05

  • 北京地区献血者梅毒检测情况调查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程发展过程中可侵及人体任何器官和组织,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与体征,甚至危及生命.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其次是母婴垂直传播.但不慎输注了含有梅毒螺旋体的新鲜血液也是传染梅毒的途径之一.清楚地了解本地区献血者中梅毒的发病情况,高发人群及流行趋势,加强在献血者中梅毒的检测,可有效地预防输血后梅毒的发生.为此,笔者对北京地区59646名献血者做了梅毒检测,现......

    作者:王立军;甘佳;江欣;邓侠同;孙京林;白连钧;陈嘉林 刊期: 2002- 05

  • 140名随机献血者血小板抗原1~5系统基因多态性调查

    人类血小板抗原(HPA)的研究在临床和输血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血小板上有血小板特异性抗原,血小板抗原不合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输血后紫癜(PTP)以及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ITP)等[1~3].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受难以获得高质量、高特异性抗血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HPA分型工作始终无法深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及对HPA基因研究的深入,国外已将基因检测技术用于血小板......

    作者:张益红;孟钵;朱米兰 刊期: 2002- 05

  • 烟台市献血筛查回顾及献血模式的探讨

    为了解烟台市献血人群构成与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率、体格检查(体检)不合格等原因的关系,笔者对1996年1月~2001年12月烟台市献血人群的血液筛查指标、4种血源性传播疾病与献血人群的关系、无偿献血者职业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确立佳献血模式、选择组织低危人群献血、减少乃至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丽静;周淑珍;董建华;林艳华;杨健 刊期: 2002- 05

  • 肿瘤患者手术输血新观念

    随着输血医学的迅速发展,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许多文献表明,由于输血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从而使残余肿瘤细胞得以迅速生长,增加了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率.笔者现就输血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与肿瘤复发的关系和可能的机制,以及如何转变输血观念、科学用血等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绍洋;熊利泽 刊期: 2002- 05

  • 血液预警系统的功能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对血液安全的关注,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血液预警系统(HaemovigilanceSystem),其根本目的在于监控临床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数据收集、贮存、分析与处理,使血液及血液制品的使用更加科学与安全.笔者就血液预警系统的定义、组织与功能、意义以及各国血液预警系统的现状作了分析,同时对国内血液预警系统的发展做了设想.......

    作者:任爱民;高东英;高国静;马国栋;来力 刊期: 2002- 05

  •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non-ha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FNHTR)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它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原因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通常每输注一个单位的成分血液制品发生FNHTR的概率为0.5%~1.5%[1],特别是在输注多人份血小板浓缩液(P......

    作者:徐文皓;李志强 刊期: 2002- 05

  • 冰冻红细胞中甘油残留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甘油作为冰冻红细胞的保护剂被广泛使用.但是冰冻红细胞在输注前必须将甘油尽可能的清除,使其残留量控制在<10g/L.目前一般采用(柏乃庆主编)中甘油测定法对甘油留量进行检测.笔者参考了药典和国标的甘油测定方法,进行了多次实验检测,将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柏氏法进行了部分修正,报告如下.......

    作者:林俊杰;徐蓓;邱颖婕;马庆;冯明亮;范华骅 刊期: 200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