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1文稿
应符合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以及法理性和伦理性;语言(无论中英文)通顺精炼、数据准确可靠,论点鲜明、层次清晰。
研究类论文(论著、研究、调查报告及个例报告等)需具体交代研究的时间、地点与研究对象;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应说明所遵循的程序符合人体试验的有关伦理学标准,并申明受试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动物、药物、试剂和仪器等应注明品系、规格、批号、生产单位等。
论著、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一般在4000~5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中文400字左右为宜,论著还需中英文一致(英文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和关键词3~5个(尽量向主题词靠拢,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最新版的《医学主题词表》书写);综述、讲座≤5000字,其它文章1000~2000字,附相应的关键词。
2题名
应简明、确切,准确指向论文主题且便于检索。中文题名≤20个汉字,英文题名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二者的意思应一致;题名中不得含有非公认的缩略语、代号等。
3署名
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邮政编码(论著还需有与之一致的英文);作者仅限于全部研究的参加者,其他贡献者可列于文末“志谢”;作者的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其后原则上不得再做更动。凡标明的“通信作者”,将被视为与文稿所有相关事宜的接洽、联系者。
4名词、数字与计量单位
医药等名词务必以科学出版社最新版的《医学名词》及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或按规定使用,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1次在文中出现时应注明原词;商品名原则上不得出现在题名和正文中,确需使用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
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公历表示的时间及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范围和偏差数字的写法如20%~40%、(65.7±1.4)%,表示数字增加用倍数、减少用分数或百分率(%);
计量单位遵守和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量和单位》的规定与书写规则,组合 符号不得有1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表示为mg·kg-1·d-1,表示偏差的数值写法如(10±4)℃,表示范围的数值写法如8~15mg,表示体(面)积写法如3cm×7cm×11cm。
5图和表
须冠有图、表题,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应具有自明性,正文与图、表及图与表之间内容不宜重复;线条图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标值线向内、标识清楚,照片图须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表采用三线表(若有合计,则在此行上加一分隔线,统计学处理则置于表下做注),附于相应的文字后,表中数据须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以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为宜;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注释要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
6统计学
应具体说明所用统计学软件的名称、版本;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统计学运用须具备三要素:数据的表示方式、所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以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
对于定量资料,不可任意套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应根据设计类型、资料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对于定性资料亦应根据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及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可任意套用χ2检验;
应用回归分析,需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择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可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应用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宜简单化处理;应用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P<0.05(或<0.01)和P>0.05,表述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不具)统计学意义,而不言对比组之间具(不具)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需具体写明所用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χ2检验)、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及检验值;当涉及总体参数(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
7讨论
非综述类论文切忌重述结果内容,亦不可做成文献综述,可根据自身工作,结合文献说明作者的创见及其意义、作用和影响,同时应言明不足之处,并可提出设想与建议;结论必须能为本文结果所证实。
8参考文献
应当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鼓励引用本刊文献,勿引用未公开发表及尚未出版的书刊资料;著录格式依文内引用顺序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方括弧内编号,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项含:作者姓名[3人者全列出,3人以上者只列前3位作者名,后加“,等”(“,etal”)(英文)或其它相应文字].题名(文献类型标志,除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外,均不必标注).文献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期刊名用缩写,按IndexMedicus格式).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为出版年卷、期次):析出的页码(联机文献还须标出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9投稿
本刊只接受网络投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循有关投稿的链接,网上注册并提交稿件的电子文档(为确保审稿全过程“双盲”,保证审稿公允,电子版稿件中不得含任何作者及单位信息),提交成功后,请记住注册帐户名及稿件编号,并速将单位推荐信(注明稿号、文章署名)及审稿费60元寄至编辑部;
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科学性、保密性、署名权及无一稿两投负责;本刊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课题或攻关项目的论文备有“绿色通道”,凡属此类论文请注明课题或项目编号并附相关审批文件的复印件,俟审稿通过后将予优先发表;
投稿2个月后未收到答复,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一旦发现一稿两投者,将立即退稿;发现一稿两用者,除公开发表声明撤销该稿件外,还将在2年内拒受以该文作者为第一作者署名的来稿;对抄袭他人文章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将在5年内拒受含其署名的所有来稿。
10审稿原则及修稿须知
本刊实行同行评议的双盲审稿,采取编辑部初审、编委(专家)复审、编委会定稿的三审制;经审核拟刊用的稿件,请修改整理后将修定稿电子版发回网络投稿系统,同时将纸质稿件寄回编辑部,务请在纸质稿上注明联系电话、Email等备用。
11作者的权益与义务
来稿一经决定刊用,需要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予本刊编辑部,编辑部可以电子期刊、光盘及网络版等形式出版该文,该文也将随本刊入编相应的数据库;
未经编辑部同意,该文任何部分不得再转载他处;
论文刊出前作者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版面费(如文中含彩色图片,还需支付一定的彩图制作工本费);
发表后赠送当期杂志1~2册。
中国输血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输血杂志发文量
中国输血杂志总被引频次
-
输血科拒收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与持续改进
目的对2013-2015年输血科拒收的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总结,提出方案,不断持续改进,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输注.方法分别列出2013-2015年各项拒收不合格标本原因,计算各拒收原因占百分数比例,统计x2值与P值,对拒收不合格标本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实施持续改进方案.结果2013-2015年不合格标本数分别为251例(占2.53%)、185例(占1.39%)、157例(占0.91%),x22=116......
作者:徐荣华;秦雯;熊春花;赵惠菊;邢亚萍 刊期: 2017- 01
-
血浆置换在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TPE在GBS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严重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的17名患者均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择机对患者实施TPE治疗.比较置换前后患者血清抗体、补体变化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并对患者TPE治疗时间与呼吸肌麻痹恢复撤除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对比预后结果分析.结果置换后血清抗体和补体均值明显低于置换前,具有......
作者:卢媛;高明;王霞 刊期: 2012- 07
-
优化全自动加样器加样效果参数设置探讨
目的解决STAR加高粘稠度液体的过程中掉液或针头挂液的问题.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STAR加样器的液体参数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结果分别为吸液速度200μl/s、分配速度300μl/s、分配传输空气体积15μl、吹吸空气体积0μl、停留时间3s、预湿体积0μl、止停流速300μl/s、液面探测下降深度5mm、舍去前部的体积50μl、弃掉后部的体积30μl、针距微孔底部的高度13mm、针距试剂槽底部的高度4......
作者:李伟华;刘玉振;方建华;温涛;吕永磊 刊期: 2005- 06
-
人类红细胞血型Diego(DI,010)研究进展
目前Diego血型系统共发现22个抗原,均位于红细胞膜外带3蛋白上,是单基因SLC4A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产物.此血型系统中除了Dib、Wrb、DISK抗原外,其他抗原的表达频率极低,至今报道了抗-Dia、-Dib、-Wra、-ELO、-DISK具有临床意义,可引起轻重程度不等的新生儿溶血病和输血反应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Dia抗原在蒙古人种中具有多态性特点,在人种遗传学研究中具有生物学意义.......
作者:张金菊;李勇;蒙青林 刊期: 2014- 06
-
干热法对猪凝血酶的病毒灭活效果及其对凝血酶活性影响的评价
目的探讨干热法对猪凝血酶冻干制剂的病毒灭活效果及灭活后对凝血酶活性造成的影响.方法向猪凝血酶冻干制剂500U、2000U中加入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猪细小病毒(PPV)、脑心肌炎病毒(EMCV)和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病毒,各病毒滴度依次为6.83、6.57、6.34、6.96Logl0/0.1mL,在98~100℃沸水中经30min干热病毒灭活后检测病毒灭活效果和对凝血酶活性影响.......
作者:李岳飞;刘艳秋;王智鼎;宋艳;孙德军 刊期: 2013- 12
-
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信息安全的探索
随着我国输血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大多数采供血机构已经从只拥有一个内部的数据库和局域网进行信息管理,过渡到如今建立的集采血、供血、临床输血于一体的综合性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并趋向于实现省级区域的信息联网,统一资源共享.......
作者:裘君娜;孔长虹;孟忠华 刊期: 2009- 12
-
K抗原阳性及家系调查1例
本院自1980年代开始,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对供者与受者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自2003年2月开始我院使用Rh分型卡进行C、c、E、e抗原鉴定.......
作者:周雪丽;闫石;陆荣;周立 刊期: 2011- 05
-
英国孕产妇出血管理系列指南主要推荐及其启示(一)——《产科输血指南》
如何进一步减少孕产妇出血死亡人数一直是全世界共同关注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英国有关专业组织针对孕产妇出血的预防和救治管理发布了一系列指南,包括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oyal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aecologists,RCOG)《产科输血》(佳实践指南47号)[1]、《存在红细胞抗体孕妇管理》(佳实践指南65号)[2]、《产前出血管理》(佳实践指南63号)[3]、《产......
作者:郭永建 刊期: 2016- 01
-
AyB亚型1例
1病例简介患者,男,29岁,粟粒性肺结核,在某医院血库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送本中心鉴定.对患者血型做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和血型物质测定,确定患者是AyB型.......
作者:苗天红;范道旺;刘素芳;闫芳;王立军;刘凯;孙云 刊期: 2007- 02
-
献血知识进千校万家活动的实践与收获:建立中小学生献血教育长效机制
无偿献血是1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爱心工程和民心工程,是1项需要政府支持、媒体宣传、群众参与的系统工程.只有广大公民长期参与、积极自愿捐献血液,方能使任何1个社会成员的输血需求得到保障.实现血液资源普遍可及的关键是要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多部门合作、与其他宣传教育资源相互整合,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教育,形成社会共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来高度强调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如何找到......
作者:吴建忠;郭永建;赖东生;叶长英 刊期: 2012- 09
动态资讯More >
- 1 170例择期手术患者贮存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情况分析
- 2 ABO血型改造制备通用型红细胞
- 3 西安地区Rh阴性个体D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 4 甘油浓度对红细胞冻干保存效果的影响
- 5 西安市无偿献血者RhD(-)血型资料库建立及管理
- 6 ELISA定量检测人狂犬病疫苗免疫血浆抗体的工作参比品制备
- 7 西安地区回族HAB分泌型遗传基因突变的研究
- 8 健康供者PBSC动员采集及部分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 9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标准制定及质量控制
- 10 血浆置换成功救治冷凝集素病1例
- 11 二甲基亚砜与羟乙基淀粉对血小板的冷冻保护作用
- 12 献血者血液中6种支原体核酸检测研究
- 13 sHLA-G1重链分子、β2 m的体外表达及纯化研究
- 14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关系探讨
- 15 γ射线辐照对血液保存质量的影响
- 16 罕见血型A102/B(A)02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17 脐血输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2、IL-6和sIL-2R的诱导表达和T细胞亚群改变
- 18 质检科内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初步效应
- 19 加强采供血机构科研管理工作的措施探讨
- 20 人凝血因子Ⅷ原液生产工艺放大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