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介绍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本刊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与共识、专家述评、非输注性血小板临床应用及血液治疗专题、基础医学与实验研究、信息窗、临床研究、调查研究、经验与方法、个例报告、输血管理、输血信息化、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输血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输血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

  应符合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以及法理性和伦理性;语言(无论中英文)通顺精炼、数据准确可靠,论点鲜明、层次清晰。

  研究类论文(论著、研究、调查报告及个例报告等)需具体交代研究的时间、地点与研究对象;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应说明所遵循的程序符合人体试验的有关伦理学标准,并申明受试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动物、药物、试剂和仪器等应注明品系、规格、批号、生产单位等。

  论著、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一般在4000~5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中文400字左右为宜,论著还需中英文一致(英文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和关键词3~5个(尽量向主题词靠拢,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最新版的《医学主题词表》书写);综述、讲座≤5000字,其它文章1000~2000字,附相应的关键词。

  2题名

  应简明、确切,准确指向论文主题且便于检索。中文题名≤20个汉字,英文题名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二者的意思应一致;题名中不得含有非公认的缩略语、代号等。

  3署名

  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邮政编码(论著还需有与之一致的英文);作者仅限于全部研究的参加者,其他贡献者可列于文末“志谢”;作者的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其后原则上不得再做更动。凡标明的“通信作者”,将被视为与文稿所有相关事宜的接洽、联系者。

  4名词、数字与计量单位

  医药等名词务必以科学出版社最新版的《医学名词》及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或按规定使用,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1次在文中出现时应注明原词;商品名原则上不得出现在题名和正文中,确需使用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

  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公历表示的时间及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范围和偏差数字的写法如20%~40%、(65.7±1.4)%,表示数字增加用倍数、减少用分数或百分率(%);

  计量单位遵守和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量和单位》的规定与书写规则,组合 符号不得有1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表示为mg·kg-1·d-1,表示偏差的数值写法如(10±4)℃,表示范围的数值写法如8~15mg,表示体(面)积写法如3cm×7cm×11cm。

  5图和表

  须冠有图、表题,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应具有自明性,正文与图、表及图与表之间内容不宜重复;线条图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标值线向内、标识清楚,照片图须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表采用三线表(若有合计,则在此行上加一分隔线,统计学处理则置于表下做注),附于相应的文字后,表中数据须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以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为宜;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注释要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

  6统计学

  应具体说明所用统计学软件的名称、版本;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统计学运用须具备三要素:数据的表示方式、所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以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

  对于定量资料,不可任意套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应根据设计类型、资料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对于定性资料亦应根据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及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可任意套用χ2检验;

  应用回归分析,需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择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可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应用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宜简单化处理;应用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P<0.05(或<0.01)和P>0.05,表述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不具)统计学意义,而不言对比组之间具(不具)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需具体写明所用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χ2检验)、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及检验值;当涉及总体参数(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

  7讨论

  非综述类论文切忌重述结果内容,亦不可做成文献综述,可根据自身工作,结合文献说明作者的创见及其意义、作用和影响,同时应言明不足之处,并可提出设想与建议;结论必须能为本文结果所证实。

  8参考文献

  应当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鼓励引用本刊文献,勿引用未公开发表及尚未出版的书刊资料;著录格式依文内引用顺序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方括弧内编号,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项含:作者姓名[3人者全列出,3人以上者只列前3位作者名,后加“,等”(“,etal”)(英文)或其它相应文字].题名(文献类型标志,除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外,均不必标注).文献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期刊名用缩写,按IndexMedicus格式).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为出版年卷、期次):析出的页码(联机文献还须标出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9投稿

  本刊只接受网络投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循有关投稿的链接,网上注册并提交稿件的电子文档(为确保审稿全过程“双盲”,保证审稿公允,电子版稿件中不得含任何作者及单位信息),提交成功后,请记住注册帐户名及稿件编号,并速将单位推荐信(注明稿号、文章署名)及审稿费60元寄至编辑部;

  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科学性、保密性、署名权及无一稿两投负责;本刊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课题或攻关项目的论文备有“绿色通道”,凡属此类论文请注明课题或项目编号并附相关审批文件的复印件,俟审稿通过后将予优先发表;

  投稿2个月后未收到答复,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一旦发现一稿两投者,将立即退稿;发现一稿两用者,除公开发表声明撤销该稿件外,还将在2年内拒受以该文作者为第一作者署名的来稿;对抄袭他人文章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将在5年内拒受含其署名的所有来稿。

  10审稿原则及修稿须知

  本刊实行同行评议的双盲审稿,采取编辑部初审、编委(专家)复审、编委会定稿的三审制;经审核拟刊用的稿件,请修改整理后将修定稿电子版发回网络投稿系统,同时将纸质稿件寄回编辑部,务请在纸质稿上注明联系电话、Email等备用。

  11作者的权益与义务

  来稿一经决定刊用,需要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予本刊编辑部,编辑部可以电子期刊、光盘及网络版等形式出版该文,该文也将随本刊入编相应的数据库;

  未经编辑部同意,该文任何部分不得再转载他处;

  论文刊出前作者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版面费(如文中含彩色图片,还需支付一定的彩图制作工本费);

  发表后赠送当期杂志1~2册。


期刊引用
中国输血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输血杂志发文量
中国输血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输血杂志往期文章
  • mPEG-BTC对淋巴细胞表面HLA-A2抗原化学修饰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mPEG-BTC有效修饰淋巴细胞表面HLA-A2抗原、阻断其与相应抗体间特异性结合的方法.方法在室温下、pH7.4的磷酸盐溶液中,采用浓度梯度法修饰淋巴细胞表面HLA-A2抗原,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其修饰效果.结果经mPEG-BTC处理后的淋巴细胞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中,mPEG-BTC对淋巴细胞表面HLA-A2抗原具有良好的化学修饰作用,可以完全阻断其与HLA-......

    作者:张印则;李伟;周华友;兰炯采;章扬培;张志新 刊期: 2004- 05

  • 从采供血机构现场室间质评刍议中心化检测

    浙江省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末随机对省内八家采供血机构进行血液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对这八家采供血机构进行现场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提示开展中心化检测的必要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忠华;黄伯里;王建敏;严力行 刊期: 2004- 02

  • CEAC预处理方案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采用CEAC(环已亚硝脲、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恶性淋巴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ASCT且预处理为CEAC方案的75例恶性淋巴瘤病例,对其进行生存因素分析.结果移植后73名患者造血重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的平均时间为(11±0.27)d;血小板(Plt)≥20×109/L的平均时间为(12±0.......

    作者:周沙;曾东风;张曦;高蕾;张诚;高力;孔佩艳;刘耀;刘红 刊期: 2015- 11

  • 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75名骨科大手术患者,术中行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监测出血量、血压、心率、回输自体血前后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并进行分析,观察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75名患者共回输39375ml.平均回输525ml,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血液......

    作者:陈顺富;楼静芝;陈雷;陈栋梁 刊期: 2011- 02

  • 哈密地区Rh(D)阴性血供者的筛选与管理

    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输血事业的不断发展,Rh(D)阴性血源的筛选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哈密是一个有51万人口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Rh(D)阴性者的输血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意义,现将本地区Rh(D)阴性血供者的筛选与管理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东;郭跃文;杨启勇 刊期: 2005- 03

  • 采供血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环节及分析

    采供血机构根据其规模每天都要产生一定数量的医疗废物,它们基本上属于感染性废物,还有少量的损伤性废物[1],主要包括报废血液、试管血样、成分血转移袋、血型定型纸、金标试纸纸条、刺血针、检测微孔板及一次性耗材等.由于采供血机构的医疗垃圾一部分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对采供血机构的工作人员、献血者甚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已成为采供血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

    作者:李凤琴;张瑶婵;蒋冬玲 刊期: 2005- 05

  • 血液不同稀释状态下凝血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液不同稀释状态下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午1-6月于我科行血栓弹力图检测且结果正常的患者30例,进一步应用0.9%NaCl溶液以20%,40%,60%,80%的稀释度进行稀释,测定在不同稀释度下TEG各个指标[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的时间(K),α角(α),大振幅(MA)]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稀释度20%时,R值缩小,与基础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K值、α角、......

    作者:王莎;史连义;付振利;张晓斌;程娜娜;周嘉慧 刊期: 2016- 07

  • 高界面探测值联合地塞米松动员采集粒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索新的粒细胞动员及采集方法.方法符合国家献血者体检标准,血液检查符合国家成分献血标准并且白细胞(WBC)>5.0×109/L,与受血者不相关的健康粒细胞供者,采集前2h口服地塞米松(DXM)8mg,根据IDO值再分2个实验组,采用CS-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粒细胞.结果2个实验组的供者DXM8mg口服2h后,动员前后WBC没有显著差异,但粒细胞比例动员后有显著升高.采集的粒细......

    作者:冯晴;盛琦;江涛;宋翔宇;徐健 刊期: 2007- 04

  • 低离子溶液法在婴儿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由于ABO血型抗原较弱或ABO抗体量少,常常导致血型鉴定困难.为了防止婴儿血型鉴定错误,保证婴儿临床输血的安全,本院输血科从2005年7月-2006年12月,对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病例,采用低离子溶液法鉴定ABO血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科;袁凤梅 刊期: 2008- 06

  •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意义

    目的检测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抗体效价检测,以判断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4656名接受红细胞抗体筛查的住院患者中,共检出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0.2%),分别为抗-E3例、抗-cE1例、抗-D1例、抗-M1例、抗-Lea1例、非特异性抗体2例.结论对住院患者常规检测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输血的安全、......

    作者:吴远军;刘彦慧;朱学海;陈宝婵;李重江;吴勇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