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高加良;王欢;李文;王乃红;杨群身;傅雪梅;赵欣;李莹;季茂胜
关键词:核酸检测, 实验室, 质量管理
摘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已广泛用于血站血液筛检,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但每年仍有极少数新发输血后肝炎甚至HIV,其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immuno silent infection)及操作错误等引起[1].ELISA“窗口期”漏检是制约血液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有证据表明,单纯抗原或抗体血清学检测对于献血者的筛选不能有效保障血液安全[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于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核酸血液筛查(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逐渐应用于血液筛查.NAT敏感性高,可检出标本中极微量的核酸,在病毒感染后数天即能检出,可大大缩短“窗口期”[3].有研究指出,HIV、HCV和HBV的血清学窗口期分别是16 d、70 d和45 d;混样检测HIV、HCV和HBV窗口期分别缩短至11d、10 d和39 d;单检HIV、HCV和HBV窗口期分别是7d、7和20 d[4].因此,NAT可使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降低.目前我国一些血站已按卫生都要求开展了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做好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才能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