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血浆捐献者应急招募的体会
2009年3月全球暴发了甲型流感H1N1疫情,截至2010年1月31日,中国内地已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126000名,其中死亡775名[1].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卫生部在采取系列有力措施的同时于2009年9月10日下达了采集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血浆的通知[2].浙江省血液中心立即在杭州市区开展甲型H1Nl流感病毒康复人群进行应急招募,至2010年2月共成功招募26名志愿者,成功采集1......
作者:许爱琴;章杏英;吴晓敏;赵小雅;戴兵 刊期: 2011- 01
-
五常法在血站实验室管理中的实践
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简称为5S,起源于日本,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管理技术[1],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第一步,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2],目前已被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所采用.大量的实践证明:五常法在对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程序化、法制化、标准化,提高职工的素质和工作责任感,改进产品与服务,终在顾客中建立良好声誉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3]......
作者:林海娟;姜丽;余毅敏;葛红卫 刊期: 2011- 01
-
探讨核酸检测模式下如何做好血液库存管理
1997年,德国和荷兰先将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acidamplificationtechniques,NAT)运用于血液筛查[1].目前,NAT作为一项血液筛查技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献血者传染病筛查的常规项目.我国部分地区的大型采供血机构也开展了NAT检测,但涉及面较小,多分布在沿海开放城市.......
作者:孙森;郭建;杨忠思;杨志夏;刘波 刊期: 2011- 01
-
冷自身抗体伴抗-Leb致配血不合1例
冷自身抗体是干扰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常见因素,它能掩盖同种抗体,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名重度贫血的患者中同时存在冷自身抗体和抗-Leb,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丽;谢波;刘嫦瑛;刘亚军;贾国荣;罗随莉 刊期: 2011- 01
-
单克隆抗体漏检Bx1例
ABO亚型又称ABO变异型,其人群发生率低,主要表现为正反定型不符及抗原、抗体减弱.我们在血型鉴定时发现Bx1例,同时运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NGT)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兵;朱晓晨;张瑾 刊期: 2011- 01
-
白血病致ABO血型抗原减弱4例
2007~2009年入我院血液科治疗的4名白血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5岁,入院时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4名患者均有继往输血史,入院后需输血治疗,我科给予急配血,发现血型鉴定ABO正反定型不符,反定型分别为A型或B型,而正定型抗原消失或减弱,随后进一步检测.经询问病史,确定其抗原减弱与白血病病情有关,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菲;李翠莹;甘新宇;张利;徐弘 刊期: 2011- 01
-
不同贮存时间红细胞悬液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贮存时间红细胞悬液蛋白质之阃的变化,阐明库存红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d1、d12、d23和d35血库贮存红细胞悬液中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寻找随着贮存时间延长发生变化的蛋白质点.结果通过比较分析3名健康献血者在d1d、d12、d23和d35贮存在4℃冰箱的红细胞悬液的蛋白质表达谱.发现在贮存的d......
作者:金文君;王笑颜;沈翠芬;严根兴;查荣宝 刊期: 2011- 01
-
1例弱D24型的血清学表型与分子背景研究
目的分析鉴定1名RhD抗原弱阳性个体的血型血清学表型及分子背景.方法对1名常规RhD血型初筛为阴性的无偿献血者,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检测D抗原.并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其Rhc、c、E、e抗原表型;采用特异性PcR技术测定其RHD合子型,并作RHD基因全长编码区lO个外显子序列测序.结果血型血清学鉴定该个体存在有弱的D抗原,其他Rh血型抗原为ccEe;RHD合子型为D/d;对RHD基因10个外显子的......
作者:吴大洲;叶世辉;刘孟黎;贺晨;王满妮;徐华 刊期: 2011- 01
-
1.5U MAP保养液保存悬浮红细胞质量观察
目的观察1.5U悬浮红细胞质量,同时期望为制定悬浮红细胞质量国家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保存期末的1、1.5、2UMAP保养液保存的悬浮红细胞随机抽检,检测容量、Hct、比重,无菌试验;参照全血质量国家标准监测指标测定pH,上清液游离Hb、K+、Na+含量.将1.5U悬浮红细胞与1、2U悬浮红细胞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悬浮红细胞比重:1.5U与1、2U比较t值分别为1.193、1.563,P>0.0......
作者:徐传国;苗温;董茵;王瑞;杨莉 刊期: 2011- 01
-
亚甲蓝光化学法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考察亚甲蓝光化学法中各种因素对血浆凝血活性和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将血浆分为3组,每组10袋(200ml/袋),加入亚甲蓝至终浓度为1μmol/L,分别采用照度为2000lux的红光(Ⅰ组)、10000lux的荧光(Ⅱ组)和30000lux的荧光(Ⅲ组)照射30min,然后采用3种不同灭菌方式(高压蒸汽、环氧乙烷和辐照灭菌)的滤器过滤去除血浆中的亚甲蓝.检测处理前后血浆的PT、APTT、FⅧ、纤......
作者:钟锐;刘嘉馨;曾晔;何语良;袁理;王红 刊期: 2011- 01
动态资讯
- 1 非标量血液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 2 抗-Jkb引起急性输血反应的部分生化指标分析
- 3 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全自动培养法在血小板细菌污染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 4 西安地区Rh阴性个体D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 5 采供血机构的伦理思考
- 6 血液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
- 7 冰冻血小板中出现絮状物的探讨
- 8 不同地区献血者人群HTLV-Ⅰ感染者的调查
- 9 2013-2015拉萨市互助献血潜在风险分析
- 10 26名危重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同种异型输血情况分析
- 11 不同基因型Rh抗原反应性及对低效价抗体鉴定的差异性比较
- 12 血液筛查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检测初步研究
- 13 重大灾难救援和反恐怖袭击时的输血安全对策
- 14 街头采血初检血型错误原因分析及预防
- 15 西安地区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
- 16 输血并发症分类现状与建议
- 17 血液核酸筛查室内质控品浓度选择的探讨
- 18 脐血输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2、IL-6和sIL-2R的诱导表达和T细胞亚群改变
- 19 不同方法试剂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分析
- 20 梅毒窗口期献血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