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第10期文章
  • 细胞因子多态性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a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和重度放射病等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仍是影响allo-HSCT患者存活的重要原因.......

    作者:孙勇;马立人;孙玉英;奚永志 刊期: 2008- 10

  •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1TPE的定义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herapeuticplasmaexchange,TPE)是1种以去除大分子物质为目的的体外血液净化系统[1].TPE利用血浆分离技术,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使存在于血浆中的致病物质被快速有效地清除;再将去除血浆后的血液有形成分以及所需补充的白蛋白、血浆或平衡液等回输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王娟;魏晴;田兆嵩 刊期: 2008- 10

  • 细胞疗法

    临床上治疗疾病常用的方法是手术,化学药物,离子照射,植物药物.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逐渐把细胞疗法引入了临床.......

    作者:郭坤元 刊期: 2008- 10

  • 甲型血友病患者臀痈引流术后的输血及处理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右臀部包块并溃破半年入本院,41年前曾诊断为甲型血友病.患者于2006年7月因右臀部外伤形成局部鸡蛋大小血肿,无疼痛,遂到就近医院住院治疗,血肿块缩小后出院.......

    作者:黄宝琴;杨柳青;潘东红 刊期: 2008- 10

  • 人血浆微量蛋白的分离纯化及临床应用(Ⅱ)——人血浆纤维蛋白胶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纤维蛋白胶(fibringlue,FG)又称纤维蛋白粘合剂(fibrinsealant,FS),别名纤维蛋白封闭剂或纤维蛋白组织胶粘剂.经过多年的发展,蛋白胶已演变成1个种类多样的家族,如胶原蛋白、白蛋白、弹性蛋白、合成多肽等蛋白胶,能适应各种类型手术的要求,在外科的很多领域用于止血、组织封闭和粘接以及药物和活性物质的缓释载体,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全部外科手术.......

    作者:冉曙光;赵辉;刘文芳 刊期: 2008- 10

  • 过继免疫细胞治疗进展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传统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疗效不尽人意,人们期盼着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生物治疗作为第4种治疗手段,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望成为终攻克肿瘤的方法.我们就当前开展及前沿的过继免疫细胞输注治疗做一简要的总结.......

    作者:陈健;钟国成;郭坤元 刊期: 2008- 10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并且有望在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方面进一步应用.许多患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获得了新生.......

    作者:吴秉毅;郭坤元 刊期: 2008- 10

  • 树突状细胞治疗

    1DC的命名和分类树突状细胞在形态上呈分枝状突起而命名,是由其丰富的胞浆皱褶而形成,这种形态是为了与周围病原体广泛而充分的接触并捕获抗原物质,它是Langerhans在19世纪后期首先发现并描述的;1973年,Steinman和Cohn将此类细胞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

    作者:涂三芳;郭凯 刊期: 2008- 10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2006年Yamanaka等首次报道通过特定的因子把小鼠的成纤维细胞重新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iPS)的研究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作者:余妙容;李劲高;贺艳杰 刊期: 2008- 10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骨髓中存在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而且来源广泛,易于在体外扩增,是目前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治疗研究的热门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艳菊;刘洋;王茜 刊期: 200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