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类红细胞血型表面抗原分类进展
1背景回顾100多年前,人类血型抗原被发现.在20世纪的历程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术语被用来表示人类血型.国际输血协会(ISBT)在1980年成立一个工作组提出用一套通用的基本的数字术语学分类红细胞抗原的建议,1990年工作组发表了描述242个红细胞抗原的数字术语的专著,1995年发表了254个红细胞抗原的专著及随后发表修订报告[1,2].1995年至今,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集合抗原、700系列低频......
作者:尹建平 刊期: 2006- 01
-
ABO血型实验室检测方法现状及进展
自20世纪奥地利生理学家Landesteiner发现人类ABO血型以来,ABO血型系统就因为其在临床输血上的重要指导作用成为具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1].ABO血型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也由初的玻片法发展为敏感性特异性更强的方法.笔者就ABO血型系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郑磊;张鹏;王前;赖福才 刊期: 2006- 01
-
血型抗原与粘附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可大致分为5类: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及透明质酸粘素.细胞粘附分子都是跨膜糖蛋白,分子结构由3部分组成:胞外区、跨膜区、胞质区.所有这些粘附分子(CAMs)均具有细胞外连接区和胞浆内功能区,通常由胞浆内功能区启动,通过胞浆外连接区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参与细胞间粘......
作者:张玉娴;朱自严 刊期: 2006- 01
-
ABO血型基因研究进展
自1900年人类红细胞ABO血型被发现后的105年中,已至少检测出29个血型系统、240种以上的血型抗原.ABO是临床上为重要的血型系统,它的应用已从临床输血扩展至生物学、遗传学、法医学和人类学等许多方面.血型研究百年历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从1900年到上一世纪1950年代,使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各种抗原,阐明它们的遗传学特点;1960~1970年代研究血型抗原的生物化学本质,在此时期积累了大量......
作者:喻琼 刊期: 2006- 01
-
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研究进展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是一组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较多见,Rh血型不合次之,但后者病情较重,预后差.传统的HDN诊断是在产后经血清学实验确诊,而此时干预治疗已无法纠正产前溶血、贫血、高胆红素血症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早些时候HDN的产前诊断是通过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活检获取胎儿细胞进行的,此类......
作者:王同显;马保凤;焦淑贤 刊期: 2006- 01
-
DIC的输血治疗和肝素的应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是以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导致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为特征,伴发继发性纤溶或纤溶受抑的综合征;它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的出血、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栓塞、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原发病的临床表现.DIC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出血综合征,若不及......
作者:何子毅;田兆嵩 刊期: 2006- 01
-
关注Rh血型表现型表达方式
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于用Rh系统的5种主要抗体,抗-C、-c、-D、-E、-e,检测Rh血型表现型,常用CCDee、ccDEE、ccddee……来表达,其实这种表达方式已不合适宜了.......
作者:赵进生;杨世英;陈强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机采血小板的采集与质量研究进展
- 2 红细胞置换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3 在1名幼儿及其家系中发现538C>T变异新B等位基因
- 4 安徽省采供血机构输血传染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能力验证质量分析
- 5 电话招募流失的成分献血者效果初探
- 6 ICU患者输入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悬液后的临床效果评价
- 7 2006~2010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 8 不同方法治疗献血后皮下瘀血效果分析
- 9 采供血机构ALT项目性能评价及质控规则选择的研究
- 10 培养条件对CD34~+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和扩增红细胞的影响
- 11 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方法的建立与性能评价
- 12 武汉地区部分医院自体输血现状调查
- 13 血站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 14 冻干血小板和冻干冷沉淀在新西兰白兔耳动脉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 15 梅毒抗体胶体金法在街头献血者初筛中的应用及评价
- 16 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稀有血型库的现状调查
- 17 疑难血型鉴定及处理分析
- 18 光照度对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影响
- 19 免疫磁珠试剂在ABO血型反定型检测中的应用
- 20 抗-c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