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RhD阴性患者的自身输血5例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Rh血型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D抗原与输血的关系仅次于ABO血型,RhD阴性人接受阳性血后,至少20%要对D抗原发生过敏,在第2次体内接触该抗原则发生溶血反应,RhD阴性在亚洲人中的比例不足1%[1].为解决给临床输血带来的困难,笔者于1997年7月~2000年12月对本院5名RhD阴性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了自身输血的尝试,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初瑞雪;孟卫东;吴晓军 刊期: 2002- 03
-
血站抗-HCV试剂质控品的建立
用抗-HCVEIA试剂进行血液筛查是防止输血传播HCV的一个有效手段.由于目前抗-HCVEIA试剂采用的包被抗原还存在组成、长短、合成方式的不同[1,2],加之生产工艺、保存、运输各环节的差异对试剂质量的影响,使血站使用的抗-HCVEIA试剂的质量不尽相同.对抗-HCVEIA试剂的评价,国际上通常采用美国BostonBitedia公司的BBIPHV102和PHV202分析盘对抗-HCV试剂进行评估......
作者:邱艳;叶建伟;郑静;马国栋;高波;郑志伟;仝文斌;徐晓英;吴小意 刊期: 2002- 03
-
振动态ELISA可抑制钩状效应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免疫学方法,献血者体检HBsAg、抗-HIV、抗-HCV均为ELISA方法检测.钩状效应(hookeffect)是ELISA方法中因被测样本中抗原或抗体浓度过高而出现假阴性的带现象(zonephenomenon).笔者选择了15例因表面抗原浓度过高而引起后带(PostZone)反应的标本,进行了振动态ELISA,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东杰;刘秀敏;许连秀;刘风茹 刊期: 2002- 03
-
HBsAg全血金标检测试纸条漏检原因分析
本站于2000年3月~12月,用胶体金试纸条筛查6093名献血者,HBsAg阳性373例,占6.12%.试纸条失效8例,筛查合格者5720名献血后用ELISA法做初、复检出HBsAg阳性86例,占1.50%.OD值0.12~3.20,复检出的阳性对照初筛试纸条重新观察,发现其中有12例因弱阳性而误判为阴性,漏检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福昌 刊期: 2002- 03
-
血细胞分离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与洗涤血小板的体外实验对照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采集洗涤对血小板功能与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经典玻球法、经典比浊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制备的单个供者浓缩血小板和洗涤血小板,采集前后及相互间血小板的有关形态学指标、粘附聚集性、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外膜蛋白(GMP-140)及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的表达.结果两组制品的血小板PDW、PCT、MPV均比采集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
作者:江朝富;崔徐江;汪传喜;梁华钦;胡巧梅 刊期: 2002- 03
-
特异光敏效应对血细胞悬液中DHBV的灭活作用
目的观察设计的靶向光敏剂所产生的特异光化学效应对血细胞悬液中病毒的灭活作用,以探索新型的血液病毒灭活技术.方法以光化学效应为基本原理,利用反义核酸技术设计合成与DHBV-DNA特异结合的TFO-P,将其作为特异的靶向光敏剂,在UVA的协同下将其作用于血细胞悬液中的DHBV.通过电泳转移印迹试验、原代鸭肝细胞感染试验,观察TFO-P与DHBV-DNA的结合效应和在UVA协同下灭活DHBV的效果.结果......
作者:熊鸿燕;陈惠孙;胡小兵;王思雄 刊期: 2002- 03
-
白细胞过滤对血小板保存期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效果的评估
目的考察浓缩血小板悬液(plateletconcentratesuspend,PCs)在保存期内IL-1β、IL-6、IL-8和TNF-α的浓度变化和过滤对其的影响,了解在保存前滤除PCs中的白细胞是否能有效地减少这些细胞因子的积累和降低受血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non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s,FNHTR)发生率.方法将1单位PCs分成两等份,分......
作者:成晓玲;赵树铭;胡建;曾杰;任德惠;王泽荣;林武存 刊期: 2002- 03
-
免疫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研究
目的对各类输血反应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建立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新技术,以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输血反应.方法对上海地区13家医院的30776名输血病人进行调查,并应用改良Polybrene、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等新技术,进行同种特异性抗体的筛选、鉴定及交叉配型试验.结果发生各类输血反应508例(1.65%),其中检出引起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同种抗体64例(12.6%),抗体特异性分别为......
作者:刘达庄;朱俊;朱自严;沈伟;王健莲;向东;张雄民;陈和平;陆震宇;郭忠慧;李志强;金麒英;方勇;姚顶根;胡宁克;邹纬;鲍聿炜;马淑芬;刘宇宁;李海伦;孙伟文;马惠荣 刊期: 2002- 03
-
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抗原初探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HLA-B27检测技术.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LA-B27抗原,并将结果与基因定型法比较,74例临床样本分别用FCM法、PCR-ASP基因定型法检测HLA-B27抗原和基因.结果FCM法有22例HLA-B27阳性,52例阴性,与PCR-ASP法结果比较,阳性符合率88%,阴性符合率100%,总观察一致率95.9%,二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
作者:许先国;洪小珍;何吉;金蕾;傅启华;严力行 刊期: 2002- 03
-
脐血输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2、IL-6和sIL-2R的诱导表达和T细胞亚群改变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机制及脐血输注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化疗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例分为脐血治疗组15例、非脐血治疗组15例,并设正常人对照组30例,采用MTT法、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脐血输注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结果①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含量低于正常人、CD8+细胞含量高于正常人(t均为2.56,P<0.05),CD4+/CD8+比例倒置;脐血治疗组30名脐血输注......
作者:潘小玲;彭芝兰;何跃东;刘兴会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M-sol血小板保存液对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质量的影响
- 2 不同时间输注红细胞悬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的影响
- 3 Am亚型1例
- 4 改良配方染色液在网织红细胞计数中的应用
- 5 HBsAg/TP联检试纸条用于采血前初筛的效果评价
- 6 紫外线照射对储存血液红细胞的影响
- 7 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方法确认的技术实践
- 8 利用新型α-半乳糖苷酶进行B→O血型改造
- 9 中外无偿献血招募与宣传理念及方法的比较——参加国际献血者招募专业协会(ADRP)2017年年会有感
- 10 去除αGal抗原的猪红细胞输入猕猴体内的初步研究
- 11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血小板效果观察
- 12 武汉市无偿献血人群5项传染指标调查
- 13 直抗阳性患者的几种简化配血方法评估
- 14 血液在车载冰箱贮存温度变化的分析
- 15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空窗期血小板输注影响因素分析
- 16 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的临床应用
- 17 深圳地区抗-HCV阴性/NAT初筛阳性献血者的HCV窗口感染期确认
- 18 体内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男性生殖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19 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阳性结果分析
- 20 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原料血浆抗-HBs水平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