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低温乙醇法工艺中影响白蛋白收率的若干因素探讨
低温乙醇法工艺,在以离心法为主要分离手段时,系统损失较大,白蛋白收率不高.Cohn氏法回收率一般低于80%[1].从我国各大生产厂家情况看,大规模生产一般每100ml血浆可得白蛋白2.1~2.2g.本所采用Kistler-Nitschmann改良工艺生产白蛋白,白蛋白分装前平均收率从1996年的2.1g/100ml血浆提高到了1997年的2.46g/100ml血浆.高达到了2.66g/100ml血......
作者:刘晓宇;周昌华;杨昌俊;吕拂宏;许素清;常桂英 刊期: 2001- 06
-
冷沉淀制剂治疗皮肤创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沉淀中含有Ⅷ因子、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等,其中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是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粘连的重要因子,对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促进上皮细胞移行,修复和机体免疫调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据报道Fn对创伤后败血症、DIC及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和手术后愈合有重要影响[2],同时Fn与瘢痕增生肉芽组织的形成关系密切[3].笔者应用冷沉淀制剂治疗皮肤创伤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徐焱;苏陵;赵桂红 刊期: 2001- 06
-
自体浓缩血小板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的辅助治疗
近年来,国内眼科逐步开展了玻璃体切除法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为提高治疗效果,许多学者对这种技术作了一系列改进.其中,被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术中各种辅剂的引入,如生物组织粘合剂、自体血清、各种生长因子、凝血酶和自体浓缩血小板(autologousplateletconcentrate,APC)等,在使用这些辅剂后术后效果令人鼓舞[1].利用适宜的血液成分制备程序,笔者为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APC封闭特发性黄......
作者:吕延中;王群;贾桂欣;匡淑清;符丽芝;康淑珍 刊期: 2001- 06
-
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稀释后热原试验不合格原因分析
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A方、B方(以下简称ACD-A、ACD-B)的热原试验,参照1990年以后各版的规定:用注射用水将样品稀释至每1ml含5mg枸橼酸钠后注射.本中心一直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对样品稀释,或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各批热原试验均合格.但送郑州市药品检定所检定时,该所按药典规定用灭菌注射用水将样品稀释后注射,结果各批热原试验均不合格,且升温较高.笔者将稀释后的样品进行溶......
作者:王莉;陶玉生;朱明忠 刊期: 2001- 06
-
人血白蛋白分装后病毒灭活质量分析
人血白蛋白制品的病毒灭活工艺,目前公认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为60℃,10h加温,规定[1],病毒灭活可以在除菌过滤前或除菌分装后进行.笔者对本厂使用两种灭活病毒工艺生产的人血白蛋白制品的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在分装后进行病毒灭活的人血白蛋白制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均有提高,且其余理化指标并未降低,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设备人血白蛋白制品(10%,20%,本厂生产);前后灭活系统(成都402......
作者:张剑平;王锦才;杨海峰 刊期: 2001- 06
-
中量失血患者红细胞悬液输注的临床观察
红细胞悬液是成分输血中常用的红细胞制剂之一,由于其输注既能纠正贫血,又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外科大手术和外伤急性失血的患者,应用红细胞悬液输注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笔者自1998年10月~1999年9月观察了本市3所综合性医院外科大手术输血和外伤失血的抢救治疗输血中,红细胞悬液输注与全血输注的临床效果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红细胞悬液由本溪市中心血站制备并提供......
作者:毕绍复;李永志;何艳;范培文 刊期: 2001- 06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为献血者血液筛检和丙型肝炎病人临床诊断必检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法一般为免疫学方法,为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对全国各医院和血站实验室抗-HCV测定进行质量评价,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根据英国国家病毒学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国内建立了抗-HCV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方法.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作者:李金明;王露楠;邓巍;马嵘;郑怀竞 刊期: 2001- 06
-
一种安全的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方法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PBSCT)是治疗许多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与骨髓移植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并有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1~3].对于成人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一般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可顺利完成.但对于小儿(特别是体重......
作者:汪传喜;田兆嵩;胡巧梅;陈会友;梁华钦;孙新;郝文革 刊期: 2001- 06
-
自动加样仪及酶标仪快速、简便检测脂肪血
脂肪血输入病人体内,轻则引起荨麻疹等过敏反应,重则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常常来不及抢救而造成病人窒息死亡[1].脂肪血的判定由血站检验科、血库、成分血科共同作出,由于多采用目测法判断,主观性较大,常造成血液分类管理困难以及与献血者之间的矛盾.笔者利用自动加样仪及酶标仪在微孔板上进行检测,意在寻求一种统一的判断标准,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别又便于数据自动传输及电脑管理,终实现脂肪血判断的标准化、自动化......
作者:丁权;杨雪斌;李志强 刊期: 2001- 06
-
HLA-B2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HLA-B27与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sponelylitis,AS),Reiter病,急性前葡萄膜炎等疾病相关[1],对于临床上怀疑为AS的患者,检查HLA-B27有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进一步了解HLA-B27与AS的关系,笔者对被检标本同时采用血清学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两种方法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对照组:正常健康献血者22......
作者:廖艳秋;陶良军;王红梅 刊期: 2001- 06
动态资讯
- 1 献血者Mia和Mur血型研究及1例GP.Vw结合子的检出
- 2 浙江省献血者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 3 新的HLA-A等位基因A* 0290的认定
- 4 血液保存液(Ⅰ)应用于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 5 抗-E引起新生儿溶血病E抗原遮断现象1例
- 6 HPA基因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 7 脐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杀瘤活性的研究
- 8 F9基因Arg327Ile新突变导致血友病B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 9 血红蛋白比色卡与硫酸铜比重法在献血者筛查中的比较
- 10 高浓度梅毒抗体血清样本致携带污染及钩状效应1例
- 11 QPCR检测人细小病毒B19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病毒去除工艺验证中的应用
- 12 2686例输血前、术前、产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检测与分析
- 13 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情况统计分析
- 14 Rh血型抗体联合抗-M导致配血困难1例
- 15 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输血相关信息的调研分析
- 16 丙型肝炎核心抗原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
- 17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围手术期输血
- 18 化学材料修饰红细胞非ABO系统血型抗原的研究
- 19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配血不合1例
- 20 影响混合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效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