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4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39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输血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49X
  • 国内刊号:51-13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输血杂志介绍

               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本刊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与共识、专家述评、非输注性血小板临床应用及血液治疗专题、基础医学与实验研究、信息窗、临床研究、调查研究、经验与方法、个例报告、输血管理、输血信息化、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文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输血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输血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

  应符合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以及法理性和伦理性;语言(无论中英文)通顺精炼、数据准确可靠,论点鲜明、层次清晰。

  研究类论文(论著、研究、调查报告及个例报告等)需具体交代研究的时间、地点与研究对象;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应说明所遵循的程序符合人体试验的有关伦理学标准,并申明受试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动物、药物、试剂和仪器等应注明品系、规格、批号、生产单位等。

  论著、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一般在4000~5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中文400字左右为宜,论著还需中英文一致(英文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和关键词3~5个(尽量向主题词靠拢,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最新版的《医学主题词表》书写);综述、讲座≤5000字,其它文章1000~2000字,附相应的关键词。

  2题名

  应简明、确切,准确指向论文主题且便于检索。中文题名≤20个汉字,英文题名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二者的意思应一致;题名中不得含有非公认的缩略语、代号等。

  3署名

  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邮政编码(论著还需有与之一致的英文);作者仅限于全部研究的参加者,其他贡献者可列于文末“志谢”;作者的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其后原则上不得再做更动。凡标明的“通信作者”,将被视为与文稿所有相关事宜的接洽、联系者。

  4名词、数字与计量单位

  医药等名词务必以科学出版社最新版的《医学名词》及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或按规定使用,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1次在文中出现时应注明原词;商品名原则上不得出现在题名和正文中,确需使用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

  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公历表示的时间及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范围和偏差数字的写法如20%~40%、(65.7±1.4)%,表示数字增加用倍数、减少用分数或百分率(%);

  计量单位遵守和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量和单位》的规定与书写规则,组合 符号不得有1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表示为mg·kg-1·d-1,表示偏差的数值写法如(10±4)℃,表示范围的数值写法如8~15mg,表示体(面)积写法如3cm×7cm×11cm。

  5图和表

  须冠有图、表题,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应具有自明性,正文与图、表及图与表之间内容不宜重复;线条图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标值线向内、标识清楚,照片图须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表采用三线表(若有合计,则在此行上加一分隔线,统计学处理则置于表下做注),附于相应的文字后,表中数据须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以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为宜;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注释要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

  6统计学

  应具体说明所用统计学软件的名称、版本;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统计学运用须具备三要素:数据的表示方式、所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以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

  对于定量资料,不可任意套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应根据设计类型、资料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对于定性资料亦应根据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及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可任意套用χ2检验;

  应用回归分析,需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择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可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应用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宜简单化处理;应用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P<0.05(或<0.01)和P>0.05,表述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不具)统计学意义,而不言对比组之间具(不具)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需具体写明所用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χ2检验)、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及检验值;当涉及总体参数(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

  7讨论

  非综述类论文切忌重述结果内容,亦不可做成文献综述,可根据自身工作,结合文献说明作者的创见及其意义、作用和影响,同时应言明不足之处,并可提出设想与建议;结论必须能为本文结果所证实。

  8参考文献

  应当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鼓励引用本刊文献,勿引用未公开发表及尚未出版的书刊资料;著录格式依文内引用顺序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方括弧内编号,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项含:作者姓名[3人者全列出,3人以上者只列前3位作者名,后加“,等”(“,etal”)(英文)或其它相应文字].题名(文献类型标志,除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外,均不必标注).文献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期刊名用缩写,按IndexMedicus格式).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为出版年卷、期次):析出的页码(联机文献还须标出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9投稿

  本刊只接受网络投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循有关投稿的链接,网上注册并提交稿件的电子文档(为确保审稿全过程“双盲”,保证审稿公允,电子版稿件中不得含任何作者及单位信息),提交成功后,请记住注册帐户名及稿件编号,并速将单位推荐信(注明稿号、文章署名)及审稿费60元寄至编辑部;

  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科学性、保密性、署名权及无一稿两投负责;本刊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课题或攻关项目的论文备有“绿色通道”,凡属此类论文请注明课题或项目编号并附相关审批文件的复印件,俟审稿通过后将予优先发表;

  投稿2个月后未收到答复,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一旦发现一稿两投者,将立即退稿;发现一稿两用者,除公开发表声明撤销该稿件外,还将在2年内拒受以该文作者为第一作者署名的来稿;对抄袭他人文章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将在5年内拒受含其署名的所有来稿。

  10审稿原则及修稿须知

  本刊实行同行评议的双盲审稿,采取编辑部初审、编委(专家)复审、编委会定稿的三审制;经审核拟刊用的稿件,请修改整理后将修定稿电子版发回网络投稿系统,同时将纸质稿件寄回编辑部,务请在纸质稿上注明联系电话、Email等备用。

  11作者的权益与义务

  来稿一经决定刊用,需要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予本刊编辑部,编辑部可以电子期刊、光盘及网络版等形式出版该文,该文也将随本刊入编相应的数据库;

  未经编辑部同意,该文任何部分不得再转载他处;

  论文刊出前作者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版面费(如文中含彩色图片,还需支付一定的彩图制作工本费);

  发表后赠送当期杂志1~2册。


期刊引用
中国输血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输血杂志发文量
中国输血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输血杂志往期文章
  • 多联袋系统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方法的建立

    洗涤红细胞是红细胞制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制品已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和98%以上的血浆蛋白,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涤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凝物等,应用本制品可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

    作者:郭志丽 刊期: 2007- 04

  • 心脏疾病患者围术期输血策略:限制性或宽松性

    心脏疾病患者,特别是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常合并贫血.由于心脏代偿能力的下降,患者的贫血风险可能高于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为降低贫血风险,这些患者常在围术期输注悬浮红细胞;然而输血也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影响远期预后.因此采用合适的输血策略,以平衡缺血风险和输血风险成为心脏疾病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输血策略的不同,目前几个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限制性输血和宽松性输血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陈长伟;杜磊 刊期: 2018- 08

  • 锡林郭勒盟无偿献血者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如何建立佳血液库存,从而更好的降低血液过期报度率.方法选择锡盟血站2008~2010年每月悬浮红细胞供应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方法,制定出适合自身的佳血液库存.结果各民族献血人数比较X2=70.35,P......

    作者:斯琴;施立国 刊期: 2011- 02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

    虽然在1983年Popovsky等[1]已经创造了“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acutelunginjury,TRALI)”这一术语,但是直到1999年英国“输血的严重危害(serioushaz-ardsoftransfusion,SHOT)”结果公布后,TRALI才获得广泛的认同[2].美国FDA统计显示,2005-2011财政年度每财年TRALI死亡病例数占输血......

    作者:卓孝福 刊期: 2014- 12

  • 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习惯性流产中,40%~70%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病因者为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nexplainedhabitualabortion,UHA),从前无特异性治疗手段.1981年,Taylor对4名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anti-paternallymphocyteantibody,APLA)阴性的UH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后有3人成功分娩,从而引起围产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亓涛;兰炯采 刊期: 2003- 04

  • 血站血液批放行工作的改进及探讨

    采供血机构须建立和实施血液的放行程序,对每批血液中所有不合格血液进行清查并安全转移处置后,才能放行合格血液[1].血液放行的流程如何建立,不同血站对“批”形成和“批放行”也有不同理解和作法[2].本站于2007年开始实施血液批放行工作,并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完善.目前,我们通过流程优化和使用带不同颜色线的条码标签方案,逐步形成了符合本站实际情况的血液批放行工作流程,报道如下.......

    作者:张翙;庞栋;陈春莲;俞安懿 刊期: 2011- 09

  • 387名ALT单项不合格献血者情况分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的升高是血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献血者延迟献血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血液报废率,进一步巩固无偿献血者队伍,是采供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对本站2006-2007年无偿全血捐献者中,387名ALT单项升高者的性别、体重、初次多次献血特点及再次献血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廖蓉仙;余军民;胡锋华;徐雪梅 刊期: 2009- 07

  • 金华市R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表型库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了解金华市无偿献血者B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抗原表型分布,建立Rh血型表型库,为献血者招募及科学合理库存血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1月的金华市5048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RhD阴性筛查,对初筛阴性采用抗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并进行Rh血型表型分型及对结果分析.结果50480份标本中经抗球实验鉴定239例(0.47%)为RhD阴性,共检出6种表型,Rh阴性表型分布以dcc......

    作者:蔡隽 刊期: 2013- 09

  • 番禺地区Mur抗原与抗-Mur频率调查

    在MNS血型系统众多的变异型及卫星抗原中,Mur抗原及抗-Mur与输血密切相关,而国内也有抗-Mur引起输血反应的相关报道[1].我们对本地区献血人群中Mur抗原与抗-Mur的频率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邓诗桢;严康峰;谢敬文 刊期: 2010- 03

  • AIHA的血清学特性及交叉配血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曾有心脏病史.2001年9月2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查体:体温36.1℃,脉博56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0.64/4.66kPa.化验检查:RBC1.63×1012/L,Hb51g/L,WBC4.75×109/L.总胆红素40.2μmol/L,直接胆红素27.30μmol/L,α-羟丁酸脱氢酶1046.00U/L,肌酸激酶2678.00U/L,C......

    作者:刘冀华;诸葛京云;张红利 刊期: 2003- 01